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古诗两首乞巧》(第一课时)(人教版)讲义.pptVIP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古诗两首乞巧》(第一课时)(人教版)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乞、霄、”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的意义。 教材简说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月七鹊桥会,七夕乞巧女儿节。“乞巧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在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这天,牛郎和织女要在银河鹊桥相会……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早得子。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乞 巧 乞 巧 节 乞巧供桌 乞 巧 馍 巧 芽 牛郎织女   放声朗读课文,想一想古代人是怎样过乞巧节的。结合拼音认读生字,同学间可互相交流。 乞 巧 林 杰 七 夕 今 宵 看 碧 霄, 牵 牛 织 女渡 河 桥。 家 家乞巧 望 秋 月, 穿 尽 红 丝 几 万 条。 xiāo   xiāo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感情。 1.如果你读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和小伙伴们说一说。如果没读过,到图书馆、书店去找一找,读一读。 2.借助注释或查字典,你能读懂下面的诗吗?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 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 北风吹裙带。 牛郎织女 ☆ 背诵《乞巧》,课后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开个故事会。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