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资料整理
PAGE
完美格式可编辑
《艺术设计史》课程标准
学 分:
学 时:
教 师:
适用专业:
院 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学分
学时
32
开课
对象
13级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目标)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必修史论课。?
课程任务:通过整体性理解认识掌握现代设计史发展的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重要设计家的设计思想和历史经典作品,全面提高设计史论知识与修养。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优秀作品,思考作品背后的思想、理念、技术、经济等社会要素,从本质上理解促进设计艺术发展的因素和设计学科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设计语言,感受、思考设计家对造型设计基本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提高学生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使学生在崇尚设计家的同时、打破名家神话观念,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在名作鉴赏中,理解认识创造能力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探索创新观念。?
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本课程共32学时。
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讲授法、示范法、评讲法、图片展示法;
2.结合图片、优秀范例分析、结合示范,评讲等教学方法加以解决。
教材(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教材:
《艺术设计欣赏》/杨先艺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世界设计史》阿部公正???监修??(日本)美术出版社?2002
?《20世纪的设计》??CharlottePeter?Fiell????TASCHEN?
《世界工业设计史潮》李亮之???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新艺术运动》梁梅???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教学案例
案例一
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1.1 平面设计的起源(1)文明与文字的形成(2)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与字体的初步发展1.2 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1.3 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末的平面设计(1)欧洲金属活字的发明及发展(2)人性的解放与回归对平面设计的促进与推动1.4 18世纪的西方平面设计教学重点:文字的产生、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饰线体、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完善
案例二
工业化时代的平面设计2.1排版印刷技术的革新与平面设计的发展(1)蒸汽时代的印刷工业与机械化的排版技术(2)19世纪木刻活字与木刻插图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3)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的发展2.2 摄影术的发明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对出版业的影响、19世纪字体的三个重大发展、摄影的发明对平面设计的意义
案例三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震撼3.1 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1)出版物设计的发展与平面广告设计的兴起(2)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风格及影响3.2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1)“工艺美术”概况(2)英美两国“工艺美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表现3.3 “新艺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1)新艺术运动概况(2)“新艺术”运动对欧美各国平面设计产生的影响(3)“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产生的影响教学重点: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风格、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设计师及其设计风格、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和缺点、新艺术运动的产生、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法国新艺术运动中主要的平面设计师及作品、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产生的意义
案例四
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与形成4.1 现代平面设计产生的根源——现代艺术4.2 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早期人物与流派(1)现代平面设计探索的早期人物(2)现代平面设计探索的设计流派4.3 现代平面设计的形成(1)一战前后的平面设计与战争海报设计(2)“构成主义”(3)风格派(4)装饰艺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教学重点:现代艺术发展的两条道路、彼得·贝伦斯及其设计、格拉斯哥派、维也纳分离派、构成主义、风格派的特点及主要人物、“海报风格”及其特点、“装饰艺术”运动中平面设计的特点
案例五
包豪斯与包豪斯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5.1 包豪斯理想的萌芽5.2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5.3 包豪斯设计探索的延续教学重点:包豪斯在设计和教育改革方面的历史意义、格罗佩斯及包豪斯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