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格式.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
纪录片创作脚本
组员构成
学号:100012010025 姓名:蒋佳颖 年级专业:10新闻传播
学号:100012010029 姓名:李婧敏 年级专业:10新闻传播
学号:100012010037 姓名:连慧蓉 年级专业:10新闻传播
学号:100012010103 姓名:郑已东 年级专业:10新闻传播
《他们》——纪录片脚本
第一次做纪录片脚本,小组将其分为主题确定、整体结构阐释、作品风格设计、镜头构想、道具准备、行程安排、片名解释、小组感想等八部分进行展示。
主题确定
一.第一次主题讨论
在主题讨论之初,小组有两个大的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以楼管阿姨为拍摄主体,忠实记录楼管阿姨的日常生活,从中挖掘楼管阿姨日复一日尽心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慢慢培养的情意。第二个方向是以学校里新疆维族学生为拍摄主体,通过对新疆维族同学的集体活动进行观察以及对他们进行相关问题的采访,挖掘新疆维族学生之间强烈的团结意识并涉及一点民族问题,讨论新疆维族同学内心的民族意识。
小组同学对这两个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投票选择。大家认为,第一个方案是比较容易进行操作的,可以展示大学生活中的脉脉温情。但这个方案不容易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讨,没有很多的矛盾冲突可以展现。与此同时,第二个方案在操作方面比第一个方案困难,然而,此方案可以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存在矛盾冲突和现实意义,可以体现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同时,可以向大家展现新疆维族学生群体,解除很大一部分同学对其陌生感。
最后,楼管阿姨方案与新疆维族学生方案的投票结果为1:3,因此,小组初步确定以新疆维族学生为主体进行拍摄,以新疆维族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其内心民族意识为主题进行展示。
二.主题的进一步挖掘
尽管我们确定了做的内容是关于海大的新疆维族人,但因之前对这个群体缺乏了解,所以具体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内心并不是十分清晰。因此,我们先期采访了三位新疆维族同学,从与他们的谈话中得到大量信息并最终确定了纪录片创作的主题。
采访扎依旦
扎依旦是一名大四的学姐,将近四年的大学生活已使她渐渐适应并融入汉文化,与汉族人沟通也已十分顺畅,因此我们选择她做第一个采访对象。
因为最初不了解新疆维族学生的基本情况,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方面入手,所以我们准备了非常多的问题,包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过程、与汉族同学的交往、对汉文化的态度、大学带来的改变乃至比较敏感的民族问题等各个方面。我们本着宁粗毋缺、宁滥勿缺的原则,力求全面地准备了先期采访,希望从与学姐的谈话中捕捉到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为我们主题的确定提供思路。下面就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这次采访对我们的主要启发。
采访提问
受访者回答
对我们的启发
1、在很多汉族人眼里,你们是一个特别团结的群体,有着自己的小圈子,你觉得是这样的吗?你愿意跟汉族人交往吗?
可能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我们本民族同学之间更有共同话题,或许这让你们觉得我们更团结。但其实,在我们看来,汉族人也是一个非常团结的群体,这让我们很羡慕。至于同汉族人的交往问题,只要对方表现出愿意接纳我的善意,我就很乐意跟他们交流、做朋友,像我在大学里最好的朋友就是我的舍友们,而不是本民族同学。
起初,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海大的新疆维族人是一个特别团结的小群体,不是很愿意同汉族人交往,并有从这方面做文章的打算。然而,学姐的回答颠覆了我们的想法。原有的偏见被打破,却也提供给我们新的信息:只要汉族人表现出友好善意,维族人是很乐意与之交流沟通乃至推诚置腹。
2、国家对你们有没有政策上的支持?平时遇到困难,能得到老师、同学们的帮助吗?
国家对我们还是很照顾、支持的,平时会有补贴、各种优惠政策什么的。学校会组织我们一起过古尔邦节。刚来的时候不会汉语,听不懂大家在说什么,很多地方都不适应,班主任老师就经常跟我们聊天,问需要什么帮助,同学们也会教我学汉语、复习考试。我来到这里上学后确实感到国家政策好,汉族人也都很热情。可在我们那,国家政策是好,但很难真正实行。
学姐回答的后半部分让我们多少感到意外。在新疆生活多年,对国家政策的感受是很好但难以真正落实,直到出来上学,才真真切切感到了国家的支持和汉族人的友好。这一点,应该算是新疆维族人外出求学的认知收获,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3、可能有些同学对新疆不了解,因此有些错误认识,比如“切糕”,向你求证时,会不会感到不开心?
我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比如有人问我:“你们是住在毡房里,骑骆驼上学吗?”我对此感到有点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