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竞赛考试试题(附答案).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竞赛考试试题(附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PAGE 5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等,违者作O分处理市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等,违者作O分处理 市县 学校 班次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为防止抄袭,请将答案填入第20题后面的表格中 1、小明计划今年寒假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可以去的地方是:( ) A、陕西 B、山西 C、北京 D、云南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D.他们用使用弓箭 3、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姓是一样的,那么他姓?( ) A、夏 B、商 C、周 D、秦 4、传说中有一位人物“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这位人物是:( ) A、 皇帝 B、炎帝 C、燧人氏 D、蚩尤 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 ) A、更多使用铁制工具 B、商鞅变法最彻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6、“六王毕,四海一”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09年 C公元221年 D公元前119年 7、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 A.李冰父子??????? B.刘备??????????? C.诸葛亮?????????D.郑国 8、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____,它的复制品已在2001年被联合国永久收藏,复制品被命名为“中华世纪鼎”。 ( ) A、大盂铜鼎 B、楚国王子午鼎 C、司母戊鼎 D、 四羊方尊 9.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D.隶书 10、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振兴了自己的国家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的人是:( )A、阖闾 B、勾践 C、晋文公 D、楚庄王 11、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 东周 12、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西汉设置的: ( )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宣政院 13、2008年起,我国推行新休假制度,其中传统端午节已定放假一天,这是为了特别纪念:( ) A、李白 B、屈原 C、李冰 D、鲁班 1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同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 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5.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6、你知道佛教是什么时候开始传入我国的? ( ) A、夏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7、小华的爸爸打算去参观迄今为止已出土的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这个宝库应该是:( )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18、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 A、《诗经》 B、《史记》 C、《汉书》 D、《齐民要术》 19、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是:( ) A、刘徽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20.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C.招贤纳士?????D.打败强敌袁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材料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21、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 材料三: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