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施工技术》课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隧道—建筑在地下的通道建筑物。工程中还常将未加支护的毛洞称为坑道。
2.围岩—指坑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坑道稳定有影响的那部分岩体。(或:坑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受隧道工程施工和使用中车辆荷载影响的那部分岩体。)
3.支护—为维护围岩稳定而施作的人工结构。
4.隧道工程理论—是人们对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问题的基本认识(即概念)、力学模型的模拟建立、工程措施的选择原则以及工艺流程的设计思想的总和或核心表述。它体现人们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策略。
5.隧道工程设计—是出于开拓并持续安全应用地下通道空间的目的,勘察地形、地质、地物等环境条件,确定隧道位置,并根据隧道围岩自稳能力的强弱,选择确定为保持隧道稳定所需提供帮助的多少即需要的加固范围,以及选择确定支护的材料种类、结构形式、力学性能、参与时机、施作方法、监测方法、质量标准等支护技术参数,并评估支护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德一系列工程规划活动。
6.隧道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规定的使用目的、规定的设计要求、规定的技术标准,使用适当的人员、资金、机械、材料,运用适当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在指定的地层中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建筑物的建筑活动。
7.隧道施工方法—隧道施工方法是开挖和支护等工序的组合。(为到达规定的使用目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使用一定的人员、资金、机械、材料,运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遵循一定的作业程序,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建筑物的方法)
8.隧道施工技术—是指在各种建筑环境条件下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技术手段和措施。
9.隧道施工管理—是以履行施工合同为目的,建立和运行隧道施工管理体系,并在运行的过程中加以改进的过程方法。即对施工过程的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程序和方法。
10.单层衬砌—主要是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就地模筑而成,也称为“模筑衬砌”。
11.复合衬砌—由初期支护和内层衬砌组成。
12.拼装衬砌—是将衬砌分解为管片,进行工厂预制,然后运到现场安装。
13.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是帮助围岩获得初步稳定,并保证隧道施工期间的安全,以便挖除坑道内岩体的一系列支护结构和工程措施。
14.后期支护(内层衬砌)—内层衬砌一般是在施作初期支护并使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再施作的。
15.锚喷支护—锚喷支护就是锚杆(系统锚杆和局部锚杆),加喷射混凝土(素喷、网喷或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有时加设钢拱架(型钢拱架或格栅钢架)的组合。
16.超前支护—针对掌子面前方围岩(包括将被挖除的岩体)而采用的一系列支护措施。
17.地层改良—是为了改良松散地层的工程力学性能,而将适宜的胶结材料按一定的注浆工艺注入到松散地层中的工程措施。也称为“注浆加固”
18.锚杆—用金属或其它高抗拉性能的材料制作的一种杆状构件。
19.喷射混凝土—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掺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拌和料与水汇合成为浆状,喷射到坑道的岩壁上并迅速凝结而成的细石混凝土。
20.岩体—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造岩、构造变形和次生脱变而成的地质体。(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的具体结构特征的地质体)
21.岩体结构特征—指结构体、结构面及填充物的特征总和。具体包括结构体的形状、大小,结构面的产状、分布、规模、密集程度、空间组合形式和表面形态,填充物的性质和充填状况、含水情况等。
22.岩体的流变特性—岩体在荷载作用下(受压、受剪),其变形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达到最终值的时间效应。
23.应力场—岩体存在的应力状态
24.一次应力场—开挖坑道前围岩处于相对稳定和应力平衡状态的原始应力场。
25.应力重分布—应力状态的改变
26.二次应力场—开挖坑道后围岩产生应力状态的改变,形成的新的应力状态
27.三次应力场—开挖坑道后,由于围岩不能自稳而加以人工支护结构,这种有支护结构参与共同工作的应力状态。
28.围岩的应力历程—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力岩体从一次应力场经历二次应力场,到达三次应力场这样一个应力状态改变的过程。
29.隧道建筑限界—铁路/公路线上所有的建筑物不得侵入的范围。
30.铁路(公路)隧道净空——轨面(路面)以上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31.盖挖顺作法—在盖板的保护下由上至下逐层分块挖除并逐次分段施作隧道衬砌结构。
32.盖挖逆作法—在盖板的保护下由下至上逐层分块挖除并逐次分段施作隧道衬砌结构。
33.明挖法—当隧道埋置较浅时,可将上覆一定范围内的岩体及隧道内的岩体逐层分块挖除,并逐次分段施作隧道衬砌结构,然后回填上覆土的隧道施工方法。
34.盖挖法—隧道浅埋时,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结构顶板施作封闭,并恢复地面原状,其余的绝大部分土地的挖除和主体结构的施作则在封闭的顶板掩盖下完成的施工方法。
35.开挖面的支承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