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节日——独龙年 独龙年,独龙族人叫“卡雀哇”。是独龙族一年里唯一的节日。他们以十二月二十九日为除夕,三十日为新年之首。 剽牛祭天,是独龙族人民为庆贺丰年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一般为每年秋季择日举行,最主要的也是规模最大的是年节"卡雀哇"上的仪式。 阿香饭——炒玉米 玉米七成熟时脱粒,用文火炒熟,然后放入木中用木棒舂成数块扁状,加入少量食盐,还有放少量大蒜的。这种点心是招待客人的,外出人员随身携带一小布袋,饿肚时可随时充饥。 刹生鱼 炒鱼毛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人口数为8923(按人口普查实施地区统计),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藏文。门巴族过藏历年,传统节日有望果节、十二月新年等。 门巴族 门巴族的藏历年 “藏历年”是门巴族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藏历基本上与农历相同,因此,节期与春节相差不多。新年前夕,各家都要精心准备,制作一个叫“切玛”的五谷斗,以象征过去一年的好收成,预祝新的一年再获丰收。 门巴族的藏历年 门巴族新年 藏历元旦是门巴族最重要的节日,门巴语称为“洛萨”,错那门巴族过新年是从藏历的元月一日开始,到元月十五日结束,与藏族人过新年基本上没什么区别,而墨脱地区门巴族的新年则不同,他们一年中有两个新年,一个是元月新年,从藏历的元月一日开始,历时2—3天;另一个是十二月新年。 十二月新年是墨脱门巴族最富特色的年节,从藏历的十二月一日开始,历时10—15天,节前,家家户户要打扫房屋,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拜访庆贺,载歌载舞,饮酒狂欢。另外还要举行各种游艺活动,如拔河、角力、抱石头、射箭等。 门巴族新年 氆氇(pǔlu 〖藏pulu〗)是藏族人民手工生产的一种毛织品,可以做衣服、床毯等,举行仪礼时也作为礼物赠人。 竹 藤 器 木碗 荞麦饼 房屋多半是木顶、竹顶或草顶的两三层小楼,以石块、木板或竹篱筑墙,屋顶为人字形,上层住人,下层关圈牲畜。夜晚在室内地板上铺粗毛毯或兽皮,和衣而卧。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人口数为2965,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藏文。 珞巴族男子喜欢佩戴长刀和弓箭。节日有藏历年、旭独龙节等。 珞巴族 * 第十二课 独龙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珞巴族 基诺族 独龙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为7426,历史上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占主要地位,采集和渔猎也占较大比重。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现通用汉文。 独龙族 独龙毯 独龙毯一般宽约1米,长2米许。多斜披背后,由右肩左腋围向胸前,在右肩处拴结,袒露左肩右臂。有的妇女用两条,自两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一条在腰际用绳系紧,遮蔽前后,另一条则自然披落即可。独龙毯结实耐磨,使用方便,昼可为衣、夜可当被。一直深受独龙族人民的喜爱。 独龙族食用鱼时喜用明烤制或煎焙后蘸调料吃,并常把烤制的鱼作为下酒的小菜。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独龙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头、烧酒焖鸡、吉咪等。 蜂蛹 夹馅荞饼 酒焖鸡 青稞炒面 烧烤洋芋 石板粑粑 木屋——构筑在陡峻的山坡地上。为使山洪从屋下流走,临江一面都是悬空的。勤劳的独龙人民房屋的四壁仅以竹篾巴围起上覆茅草,整个建筑结构简单,也有的在石基上垒垛整段的圆木,盖成结实的小木屋。 黥面遗俗———常称之为“画脸” 刻木记事,结绳计时 独龙族地区民风纯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古风至今犹存。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人口数为8196,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现通用汉文。 春节是鄂伦春族传统的重大节日。 鄂伦春族人的服饰也充分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色。鄂伦春妇女加工的狍皮结实、柔软、轻便,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独具匠心,别具特色。狍皮衣,鄂伦春语叫“苏恩”,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用狍筋搓成细线缝制,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身上装饰“弓剪形”、“鹿角形”、“云卷形”等图案,既美观又结实。鄂伦春族的狍头帽,戴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 五味子汤 桦树汁 每年春季的五、六月份,在桦树根部砍一个小口,桦树汁便会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 稠李子粥 剪皮是鄂伦春族妇女创造的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利用桦树皮和兽皮剪制成人物、动物等形象,作为儿童的玩具;为了使皮袍、帽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