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的_力行_知识论_陈嘉明
中国哲学的“力行”知识论
陈嘉明
摘 要 从儒家“知”的概念入手,可将其“知”论解读为一种“力行”知识论。儒家区分了两类
不同性质的认识,即“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后者在儒家看来才是真正的知识。德性之知是
以“诚”为立足点的,其目标是“穷理”。“知行合一”说最能体现这种“知”论的特性。中国传
统哲学并非不存在知识论,它只是未曾产生出“知道如是”的知识论,而发展出了一种另一类型的、“知
道如何”的知识论。中国的“力行”知识论与赖尔所论述的“知道如何”的知识论相比,既有相同
之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相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们都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能力与行动有关,
都属于实践知识论的范畴,都主张规则的规范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赖尔的“知道如何”是以“行”
蕴“知”,而儒家的“力行”知识论则是以知为行的理由、根据,等等。
关键词 德性之知 力行知识论 知道如何 知道如是
作者陈嘉明,厦门大学哲学系 / 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中图分类号 B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4)11-0005-08
本文拟论述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的观念进行诠释,把它视为以“诚”为立
足点的“德性之知”;二是从赖尔的“知道如何”(knowing how)的知识论的意义上,把中国儒家的知识观
解释为一种“力行”知识论 ;三是通过比较这一“力行”知识论与“知道如何”学说的不同,来对有关的
理论与争论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上述问题涉及的一个主要背景是中国有没有知识论的问题。它同中国有没有哲学一样,都是处于争论
①
中的问题。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权威冯友兰曾认为,“知识论在中国从来没有发展起来” 。不过,他当时(1947
年)做出这一判断所依据的标准,显然是西方的求真的知识论。然而,作为哲学的核心之一,中国古代文
化是难以想象不存在知识论的。如今,在赖尔提出“知道如何”(knowing how)与“知道如是”(knowing
that)的区别之后,“知道如何”也被认可为知识的一种类型。这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知识论提供了
一个新的视角。本文由此对儒家为代表的主流知识论提出一种新的诠释,将其界定为“力行”的知识论。
一、中国传统的“知”的观念
从汉语“知”这一词的语源与语义上看,它的基本语义是“知道”“知识”,相当于英语的“know”。如《尚
书·虞书·皋陶谟》中的“知人则哲”,《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外,“知”
的语义还有交好、相契(《左传·昭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知遇、主持(《左传·襄二六年》:“子
①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文选》,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第 32 页。
5
Academic Monthly 第46卷 11 Nov 2014
产其将知政矣”)。最后,还需要提及的是,“知”在语义上还等同于“智”。根据《辞源》,在《论语》中
“智”字皆作“知”。
(一)“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
儒家哲学尽管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但其基本要义,却可以用“内圣外王”来概括。“内圣”是使自
己成为一个“仁者”或“君子”,“外王”是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此相应,儒家的知识论
围绕着这一基本纲领而展开,具有“一以贯之”的逻辑。
在儒家那里,“知”的概念被区分为两类性质上不同的认识,即“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前者“乃
① ②
物交而知”,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后者“不萌于见闻” 或不“假于见闻” ,属于内省的思维阶段。儒家“格
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