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docx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 摘要: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投资体制改革一直是重中之重。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制约投资体制改革的体制障碍尚没有完全消除,存在政府干预、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作为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本文将以当前投资体制改革现状为出发点,探究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为调整产业结构而提出相关投资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投资体制 产业结构 投资结构 引言 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计划投资体制有不少负面作用,因此在产业结构的投资体制改革中,发挥市场作用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十二五”这个关键节点,必须进一步改革计划投资体制,创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投资体制,依靠这种新的投资体制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投资体制改革历程及现状 (一)投资体制改革历程 1.试用经济办法管理阶段(1979-1983年) 1979年4月,国家建委提出了在基本建设中要推行合同制。这是投资领域不用行政计划方法而是试用经济方法管理投资,抑制投资规模的重要的第一步。1979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国营企业扩大自主权的五个文件,内容主要包括开始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等。表明了国企经营自主权的扩大。1979年8月拉开了投资信贷体制改革的序幕。1983年以后,建筑企业实行以税代利,即利改税,这些措施,进一步把国营建筑施工企业推向市场。除此之外,国家开始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包括通过横向经济联合推动资金融通发展、发行债券等直接金融、鼓励多种形式的利用外资等。 2.扩大市场机制作用阶段(1984-1991年) 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改革,主要包括全面推进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包干责任制、建立城市综合开发公司、勘察设计要向企业化方向发展等。1984年5月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放宽这些城市利用外资项目的审批权限,发展“三资”企业,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同时,将固定资产投资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全面推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制度、加强对预算外投资资金的管理。 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阶段(1992-2003年) 从1992年初开始,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中国又一次进入了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的目标,此后,投资体制进行了市场取向的一系列改革。在这个十年,投资体制的改革掀起了又一股高潮。在融资方面,根据不同的投资主体和投资项目改革融资方式,同时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通过组建国家开发银行建立中央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另一个改革重点,是要转变政府投资方式,按政企分开原则,确立一批国家投资主体作为政府投资的代表,建立起政府投资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体制框架逐步形成阶段(2004-2008年) 2004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投资体制改革的又一个新阶段的到来。强调了要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与投资范围,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投资事权。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二)投资主体行为 1.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集中的国家单一投资主体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但是作为行政机构的政府依然是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不同集团利益或福利目标的不一致,以及政府投资目标的多重性,必然使政府投资决策的程序变得繁琐并且效率低下,因为它不像企业那样有一个统一的行为目标或标准来判断一项投资是否科学,然后由一个集中统一的系统来对投资进行决策和实施。在这种复杂的政府投资决策程序中,投资如何在不同集团之间分配,哪些项目要求能得到满足,不完全由该项投资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来决定,而是由各投资项目能给哪些集团带来较多利益及该集团在政治斗争中力量的大小来决定。因此,不仅投资决策的效率不高,而且投资的资金分配也难以符合优化配置的要求。投资主体的权力、利益和风险的不对称,使投资效益低下、投资结构失调、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修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巨大的损失浪费。当前社会中政府为了追求政

文档评论(0)

131****9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