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大学法学院宪法学(第一章什么是宪法).pptVIP

四川大学法学院宪法学(第一章什么是宪法).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大学法学院宪法学(第一章什么是宪法)

本章提示 本章讨论宪法的基本问题,由五节组成: 第一节分析了宪法的概念; 第二节分析了宪法的特征; 第三节介绍了宪法的渊源及种类; 第四节介绍了宪法的分类; 第五节介绍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六节分析了宪法的结构。 本章重点:1、宪法的概念和特征;2、宪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难点:宪法的特征 主要 内容 第一节 宪法的含义 一、宪法词义的演变 西方国家 古希腊:组织、结构、确立、政体等 亚里士多德编:《一百五十八国宪法》,《政治学》中使用“宪法” 古罗马:曾用来表示皇帝的诏书,与普通法律有区别 中世纪:封建主的各种特权和部分城市和团体有关权利的书面规定等。 12世纪英国亨利二世规定国王与教士关系的《克拉朗顿宪法》;1215年英国《大宪章》;美国独立于英国之前,各州均有一种类似”根本法“或宪法的”特许状”,1639年康涅狄格州根本法,是由该州制定,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核准的。 最早的宪法概念-17世纪中叶“立宪君主政体” 英国是最早有宪法的国家(不成文宪法)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87年美国宪法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1791年法国宪法 非西方国家 中国: “宪”——在古代与法同义,指一般的法度、典章、制度。 《周礼》:“宪禁于王宫”、 “令群吏宪禁令” 《国语》:“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此君之宪令” 《管子·七法》:“有一体之法,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尚书》:“监于先王成宪” 《尔雅》、《佩文韵府》:“宪,法也” 《管子·立政》:“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宪既布,有不行宪者,谓之不从令,罪死不赦” 《韩非子·宪法》:“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史记》:“百官奉宪,各遵其职,而国统备矣” 《汉书·萧望之传》:“作宪垂法,为无穷之规” 《中庸》:“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四书章句》:“宪章者,迎守其法” 《南齐书·沈仲传》:“中丞案裁之职,被宪者多结怨” 《康熙字典》对“宪”字的解释是:“悬法示人曰宪”。 钱大群:《“宪”义略考》,载《南京大学学报》1984(2): 我国古典文献中“宪”字有以下几种含义: 第一,指法,可以指除刑律之外的国家典章制度,也可以指包括刑律、典章制度在内的国家的整个法律制度。 第二,指一般的法律、法令; 第三,指法律或禁令的公布; 第四,指效法、遵循; 第五,指受法律的惩罚和制裁; 第六,指御史和监察机关; 第七,指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法令。 ——基本结论:我国古代的“宪”与“法”同义。 ——我们今天虽然制定了宪法,但我们头脑中没有“宪”的概念,人们在行使权力的时候、解决纠纷的时候忘记了宪法,就不足为怪了! 日本 ——亚洲最早制定宪法的国家(1889年明治宪法) 最初出现“宪法”一词是:《圣德太子17条宪法》——是指律令、格式等含义 日本最早使用宪法一词的学者:林正明,1873年翻译《美国宪法》、《英国宪法》 1882年明治政府发布制宪敕令,正式使用宪法一词(官方) 韩国 古文献中出现过“国制”等词,指法令 1884年《汉城旬报》发表“欧美立宪政体”文章,第一次将constitution译为宪法 1905年俞致衡出版《宪法》,人们开始接受宪法词汇 近现代以来,“宪法”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四种: (1)成文宪法; (2)每个国家法律体系中首要的部门法; (3)宪法性法律; (4)宪法学。 ——沈宗灵:《八国宪法比较》 二、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国家机关之间关系的根本法。 (三)宪政的概念 宪政是以良宪为前提,民主为基石,法治为载体,人权实现为宗旨的一种政治理念、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宪政内涵的分析 宪政和宪法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和基础,宪政是宪法的支柱和灵魂。 宪政与民主政治 宪政以民主政治为基础和内容,民主政治是宪政“正当性”的必然要求。 但是,宪政与一般意义上的民主政治不能等同。纯粹的民主政治并不一定是宪政体现的民主政治,但宪政必定是反映民主政治的宪政。 宪政与法治 宪政与法治密不可分。“宪法至上”(法治)是宪政最为重要的追求和标志,而宪政是法治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宪政与人权 宪政的基本精神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保障人权是宪政的价值目标,宪政是实现人权保障的最高级形式,也是最有效的制度。不保障人权就没有宪政,而没有宪政人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第二节 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第一,宪法调整的对象是公民与国家或者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公民与国家之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