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
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
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
人深入理解。
?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
类 别
特 点
本 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
好像、如、宛如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 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1.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幼苗 = 儿童)
2?例句:(1)降落伞像一朵朵彩云在天空飘荡。(明喻)
(2)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 (蓬草 = 凌乱的头发 )(借喻)?
二、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
三、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的效果。
?1、类别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形容特别静)
?看见那个孩子正在吃火腿肠,小明馋得口水流了一地。(形容特别馋)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英雄红军的眼里,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不过是一道道细小波浪在翻滚;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只是几颗滚动着的小小泥球.-
? 3、?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 ?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像着了火。???????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例2?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风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五、对偶
?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 作 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六、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的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1.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
愈像一个国。
? 作用: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作用。也可以使
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
七、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
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这杯可乐是谁买的?原来是妈妈买来了。
?八、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示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九、引用
? 写文章时,有意引用 HYPERLINK /subview/2990htm \t _blank 成语、 HYP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