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K-PD理论在抗菌素应用中意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氨基糖苷类日剂量单次给药 1、氨基糖苷类属于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氨基糖苷类Cmax/MIC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 2、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可以获得较多次给药更高的Cmax,使Cmax/MIC比值增大,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 3、但应注意Cmax不得超过最低毒性剂量。应注意单次投药最大剂量。 2、氟喹诺酮类药物PK/PD研究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且具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评价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疗效最主要的参数为Cmax/MIC、AUC/MIC 研究表明对革兰阴性菌的24小时AUC/MIC比值应在100以上,对肺炎链球菌的24小时AUC/MIC比值应达25~30。Cmax/MIC达8-10较为合适. 给药间隔时间可参考Cmax/MIC、 AUC/MIC 、T1/2β和PAE ,多数为日剂量1-2次给药。 肺炎链球菌游离药物AUC24/MIC比值 PK/PD 与喹诺酮耐药 不同的作用机制使喹诺酮与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 以往的喹诺酮类耐药可能与低 AUIC值相关(Cipro AUIC 16) (对肺炎链球菌) 为取得良好的细菌清除率及防止耐药性产生,建议AUIC 范围: 60 —120 PK/PD理论在抗菌素应用中的意义 临床药学室 PK/PD 基本概念 PK/PD: 是抗感染药理国际学会(ISAP)定义的用于抗感染药物的专用术语 PK:机体对药物产生的处置作用 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动态变化过程 PD:药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 包括药物在机体产生疗效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PK/PD 基本概念——PK的参数 达峰时间(peak time, Tmax): 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出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 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 Cmax): 药物吸收过程中的最大浓度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描述吸收到体内药物的总量 PK/PD 基本概念——PD的参数 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 指抑制(或杀灭)细菌的抗菌药物最低浓度 体现抗菌活性,可比较不同药物的药效强度 抗菌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 :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是评价抗菌药物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机理:在药物清除后,药物在细菌靶位仍然结合而致细菌非致死性损伤、再生长延迟。 影响PAE的因素: 细菌的种类和接种量;细菌与药物接触时间 抗菌药物种类和浓度;联合用药 PK/PD相关参数 PK/PD 基本概念——PD的参数 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 防止耐药株被选择性富集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耐药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 MSW): 是MPC与MIC之间的浓度范围 这些参数主要着眼于控制感染的同时限制耐药突变体的选择能力 突变选择窗(MSV)及防突变浓度(MPC) 抗菌药物治疗时,当治疗药物浓度高于MPC,不仅可以治疗成功,而且不会出现耐药突变;药物浓度低于MIC,自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成功,但也不会选择耐药菌株。但药物浓度如果在突变选择窗内,即使临床治疗成功,也将可能出现耐药突变。 药-时曲线及药物浓度与治疗作用关系 PK/PD对抗菌素使用的意义 利奈唑胺具有突破性的抗菌作用机制 利奈唑胺在组织中具有良好的分布容积 在体内广泛分布于血液灌注良好的组织: –蛋白结合率约为31% –在健康成人志愿者中的分布容积为40L-50L –在唾液浓度和血浆中浓度比为1.2:1 –在汗液中的浓度与血浆浓度比为0.55:1 经过选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 –药物能够快速渗透入炎性体液(大水疱中),浓度略高于血浓度 –药物在血浆和上皮衬液中的半衰期约为7小时,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与12小时给药间期相等 –药物在血浆和上皮衬液中的浓度超过对目标致病菌的MIC值 利奈唑胺的PK/PD研究现状 对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研究认为: Cmax/MIC的值和耐药菌株的出现密切相关 Cmax/MIC 8~10,则耐药菌株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利奈唑胺Cmax/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