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道德教育的方法 ——公正团体法(The Just Community Approach) 公共团体法:指通过一个公正的生活共同体(合作性团体)的实践活动过程,经由师生的民主参与、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以达到团体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团体成员的道德判断水平、促发道德行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 类似柏拉图《理想国》主张对人们实施公正的教育,故公正团体法又称“新柏拉图法”。 公正团体法的提出 对批判的回应以色列集体农庄监狱实验对柏拉图、杜威、涂尔干理论吸收 管理原则 1、采用直接民主的管理。所有重要问题提交每周一次的团体碰头会讨论和决策。 2、另外设许多由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的固定的委员会 3、在各成员之间达成一种社会契约以规定每个人的责任和权利 4、学生和教师的基本权利是相同的、包括自由发表意见、尊重他人、禁止身体和语言上的伤害等。 具体实施 让大约60到100人组成一个团体,在5名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民主性的活动,以创造出一种公正的集体气氛,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体系,包括议事委员会、顾问小组、纪律委员会和集体会议。团体的核心价值是民主,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一票表决权。 进步 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科尔伯格早期新苏格拉底法注重道德认知、忽视道德行为的倾向,使学生在角色承担和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对民主和集体的理解,提升了知行合一的水平。表现为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加强,道德行为的积极实践。 公正团体法的实质乃是一种学校德育的隐蔽课程,目的是通过环境的改造来实现对个体的改造。这使得其与科尔伯格前期以发展为目的的道德教育(通过改变个体来改造社会)有明显的不同。 七、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所体现的德育主题 (一)个人与社会 坚持整体的道德观点,承认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联(早期偏重个人,后者注意社会) (二)理智与行为 1、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核心 2、处在道德发展高阶段的人能更好地将其认知付诸行动 (三)内容与形式 从重形式到重内容 (四)道德原则 1、是一种普遍的选择方式或思维方式,是指导各种选择和行动的标准。 2、公正,指一种可普遍化的、规定性的公正价值。主要关心的是全人类的价值和平等以及人类关系中的互惠。 (五)灌输 1、早期坚定的反灌输者,认为灌输既不是道德教育的方法,它本身也是不道德的。 2、后期对灌输部分肯定,从道德发展到道德社会化 八、整体评价 (1)科尔伯格的德育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不断检验、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系统。(2)科尔伯格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议都是以坚实的理论为基础的。(3)把实践作为检验和完善理论的根源,从而为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 不足 (1)重认知,轻情感和行动 局限:(1)强调认知, 忽视情感和行为。认知与行为之关系阐释不明。(2)研究对象的局限性。(3)只关注公正,忽略了关怀取向(4)目标不明确,操作困难。(5)道德两难故事没有包括所有的道德情境,并且是假设的。 讨论 科尔伯格德育思想从道德两难到公正团体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如何认识道德教育中个人与社会、认知与行动之间的关系? 九、参考书目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 里德:《追随科尔伯格》,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思考与启示 普遍的基本道德价值? 道德中的个人与社会 道德教育中的“确定性”? 道德教育:认知 · 情感 · 行为 道德两难故事一 乔是一位14岁的男孩,他很想去野营。他父亲许诺,如果他攒到一笔钱,就允许他去野营。于是乔送报就更加卖力,终于攒下了100美元。这笔钱除可用于野营外,还有点剩余。但就在野营要出发前,乔的父亲改变了主意。因他父亲的一些朋友决定去进行一次钓鱼旅行,而他父亲缺少这笔旅行的费用,他就告诉乔把送报攒下的钱给他。乔不想放弃将要进行的野营。于是,他想拒绝给他父亲钱。 道德两难故事二 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镇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药剂师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而他索价还要高出成本10倍。药剂师花了400美元制造镭,而一小剂药他竟索价4000美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试过各种合法手段,但他一共才借到2000美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茨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