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脊髓的被膜、个血管和脑脊液的循环.docVIP

脑和脊髓的被膜、个血管和脑脊液的循环.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和脊髓的被膜、个血管和脑脊液的循环

PAGE PAGE 9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的循环 第一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表面由外向内包有硬膜、蛛网膜和软膜三层被膜。硬膜由厚而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蛛网膜为紧贴硬膜内面的半透明薄膜,与软膜之间有结缔组织小梁相连,软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脊髓和脑的表面,并深入其沟裂中。它们有保护、支持、营养脑和脊髓的作用。 一、脊髓的被膜 (一)硬脊膜 硬脊膜spinal dura mater(图) 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与硬脑膜相延续。下端达第2骶椎平面逐渐变细,包裹终丝,末端附于尾骨,全长包绕脊髓和马尾。两侧在椎间孔处与脊神经被膜相连续。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之间有狭窄腔隙为硬膜外隙epidural space,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淋巴管、椎内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硬膜外隙不与颅内相通,此隙上部略呈负压。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隙,以阻滞脊神经根内的神经传导。 (二)脊髓蛛网膜 脊髓蛛网膜spinal arachnoid mater紧贴硬脊膜内面,向上与脑蛛网膜相续,向下包绕脊髓和马尾,下端达第2骶椎平面。蛛网膜向内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与软脊膜相连,蛛网膜因此而得名。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有宽阔的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隙内充满脑脊液。脊髓和马尾周围有脑脊液保护。该隙下部在马尾周围扩大为终池。临床上行腰椎穿刺时,即将针刺入蛛网膜下隙的终池,可避免损伤脊髓。 (三)软脊膜 软脊膜spinal pia mater紧贴脊髓表面,在脊髓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软脊膜形成两列齿状韧带,齿尖向外经蛛网膜附于硬脊膜,有固定脊髓的作用。 二、 脑 的 被 膜 (一)硬脑膜 硬脑膜cerebral dura mater(图)由外层的颅骨内膜和内层的硬膜合成。硬脑膜的血管和神经行于两层之间。一般硬脑膜与颅盖骨结合较松,因而颅盖外伤硬脑膜血管破裂时,易在颅骨与硬脑膜间形成硬膜外血肿;而硬脑膜与颅底骨结合紧密,当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和蛛网膜同时撕裂,使脑脊液外漏。 硬脑膜内层向内折叠形成几个板状结构,伸入各脑部之间对脑有固定和承托作用。主要有: 1.大脑镰 cerebral falx呈镰刀状,前附于鸡冠,后连小脑幕,呈矢状垂直插入大脑纵裂内,胼胝体之上。 2.小脑幕tentorium of cerebellum位于大脑与小脑之间,呈新月形,后缘附于横窦沟,前外侧缘附于颞骨岩部上缘,前缘游离,称小脑幕切迹,切迹前邻中脑。当幕上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时,两侧大脑海马旁回和钩可被挤入小脑幕切迹下方,压迫中脑的大脑脚和动眼神经,形成小脑幕切迹疝。硬脑膜窦sinuses of dura mater 为硬脑膜的两层在某些部位分开,内衬内皮细胞,构成特殊的颅内静脉管道,输送颅内静脉血。窦内无瓣膜,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故硬脑膜窦损伤,出血较多。主要硬脑膜窦有: 1.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位于大脑镰上缘,自前向后注入窦汇。 2.下矢状窦inferior sagittal sinus 位于大脑镰下缘,较小,自前向后汇入直窦。 3.直窦straight sinus 位于大脑镰和小脑幕结合处,由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汇合而成,向后在枕内隆凸处与上矢状窦汇合成窦汇。 4.横窦transverse sinus 和乙状窦sigmoid sinus 横窦左、右各一,起自窦汇,沿横窦沟走行,至颞骨岩部后端转向下续于乙状窦,沿乙状窦沟达颈静脉孔,出孔即移行为颈内静脉。 5.海绵窦cavernous sinus(图) 位于垂体窝两侧,为硬脑膜两层间不规则腔隙,腔内有许多纤维小梁相互交织,形似海绵状,故名。前有眼静脉汇入,后借岩上窦汇入乙状窦,借岩下窦汇入颈内静脉。窦内侧壁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海绵窦交通广泛,面部感染可波及窦内结构,产生复杂症状。 硬脑膜窦血流方向如下:(图) 上矢状窦 【临床链接】海绵窦综合征 可由海绵窦感染性血栓形成引起。病人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和第二支及展神经损伤症状,表现为瞳孔散大、眼球固定、上睑下垂和三叉神经第一支和第二支分布区的感觉障碍。 (二)脑蛛网膜 脑蛛网膜cerebral arachnoid mater 薄而透明,无血管和神经,包绕整个脑,但不深入脑沟内。该膜与硬脑膜间有潜在的间隙,易分离;与软脑膜之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连,其间为蛛网膜下隙,内含脑脊液和较大的血管。该隙通过枕骨大孔处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通。此隙在某些部位较宽大称蛛网膜下池。如小脑与延髓间的小脑延髓池。第四脑室的脑脊液流入该池,再流入蛛网膜下隙。临床上可经枕骨大孔进针作小脑延髓池穿刺。在上矢状窦附近蛛网膜

文档评论(0)

181****7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