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D断点回归法
You jump, I will not jump!断点回归的连续性假设
断点回归RD是当代社会科学因果推断的最基本无害的大招之一。比如我们要研究上一本大学是否能提高一个人的工资,如果直接对比上了一本大学和没上一本大学群体的工资,可能会因为上一本大学的天生能力更强而得出有偏误的结论,而能力等不可观测变量无法控制。RD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想——观察一本线附近上下几分学生的工资。比一本线低2分、1分的人工资差距不大,高2分、1分的差距也不大,但比一本线低1分的和正好达线的工资上有个跳跃,那这个跳跃就是一本大学对工资的作用。一本线产生了一个天然的跳跃(两侧的人分别上一本和二本),如果在一本线两侧我们也看到了关注变量(工资)的跳跃,那么就识别了因果效应。
直觉上来看,RD的成立还需要一个关键假设:一本线产生了一个天然的跳跃,但一本线附近学生各特征不能有跳跃!否则就混淆了一本大学对工资的作用。这就是连续性假设。
1、断点回归背景介绍
Thistlethwaite and Campbell(1960)使用了RD方法后的40年,RD并没有在经济学中大规模使用,一大原因就是RD太像自然科学的随机实验了,太不像经济学传统方法了(比如上周我们BLUE_OLS读Black(1999)关于择校会使房价上升的论文(”Do better schools matter? Parental valua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该文利用学区边界推断因果,应该说思想跟RD很像,但没有按照RD框架来写,可能的原因是作者写作年代RD还并不流行)。直到Hahn, Todd, and van der Klaauw(2001)把RD纳入到了我们熟悉的“反事实因果推断”框架下,如下图(原文图2)。
我们把断点看成一种treatment,断点右侧的是处理组,断点左侧的是控制组。可以观测到处理后的处理组,和未处理的控制组。在离断点很近的区间里(图中是X=2),控制组Y(0)观测不到的那段就可以作为处理组Y(1)观测到的那段的反事实,从而推断出因果效应。从这里能很清楚地看出“连续性假设”的重要性,如果违反连续性,就不能作为另一组的反事实。
但这里还存在两个难题:1.我们都知道连续性假设很重要,但该假设在经济学语言里很不传统,有点怪怪的。2.如果从“selection on observables”角度来看,我们通常的2个传统假设——ignorance(unconfoundedness)和overlap,在RD设计里,第一个假设天然满足,因为控制X后,断点两侧样本在是否处理上没有变差了(一侧D=1,一侧D=0);但overlap肯定不满足,没有交叠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增加连续性假设,用来补偿overlap不能满足。RD是不是valid,就取决于这个连续性假设。
2怎样用经济学语言表述连续性假设?
先看一个RD的最简单设定形式:
这里,W不需要假定外生,只要前定于V;并且不需要附加W、U、V之间关系的假设。下面就可以给“连续性假设”下定义了。
还是以考一本大学为例,假设大家目标都是考上一本,过一本线就行,分数再高也意义不大。x=0是一本线,黑色粗线代表Complete control,所有人的分数都刚好达线,完美控制,恰到好处一分不浪费。点线代表Precise control,即所有人都能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虽然不能确定自己具体分数,但能控制自己都考上一本,所以密度函数是截断的。虚线代表Imprecise control,即你可以部分控制自己的分数,比如多努力一些考上一本的概率就大,自己分数的分布就可以往右边推推,但是你不能确定你到底考多少分,也不能保证一定考上一本。
RD要求我们都是Imprecise control即可!即便我们可以控制自己行为,只要在断点处是Imprecise control即可,那么断点附近的Pr(W=w,U=u|X=x)就是连续的。
这一点可以通过贝叶斯公式来看:
按照定义,如果我们是Imprecise control,那么f(x|W=w,U=u)就是连续的。这个东西连续,根据公式(3),Pr(W=w,U=u|X=x)就是连续的,此式连续,就意味着局部随机。即
局部随机了,RD设计在断点附近的两侧就拥有同样的分布。这也是RD吸引人的地方:只要有Imprecise control,则在断点附近就像随机试验一样好。
也就是说,RD设计通过断点处一个天然跳跃造成关注变量的跳跃,从而识别因果。重要前提连续性假设——因为Imprecise control,所以断点跳,(W,U)不跳。
由此,我们就可以进行因果推断了:
最后一步的公式化简靠的就是连续性假设。
3、那如何检验连续性呢?
我们无法直接检验Pr(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