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学的兴起 秦始皇 李斯 评价: (1)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2)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 (3)但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了人才,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和一场文化浩劫,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变化: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 罢黜百家 1、背景: 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汉武帝进一步拓展大一统事业;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这一要求。 (2)内容: 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禁绝与儒学相异学术的建议,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 ②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董仲舒 (前179—前104) 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 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2)指出上述思想主张有何作用? (3)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思想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4)针对统治秩序问题,提出“三纲五常”。 1、特点: 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 2、结论: 阴阳、法家 儒学 思想来源 维护统治 批判时政 与统治者关系 天人感应 仁、礼 理论基础 《公羊春秋》 《论语》 著作 董仲舒之儒 先秦之儒 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 3、评价: (2)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1)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什么?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太学的出现 1、太学的建立: 汉武帝创建太学,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管理学校。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2、太学的发展: 汉武帝时代,除了建立太学以外,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30000人。 3、太学的影响: (2)对社会风气: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3)对统治基础:使大官僚和大地主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组织方案(所有上报资料).doc
- 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培训教材(终稿).pdf
- 高铁路基连续压实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高铁专业对学校宣讲资料-.pptx
- 高瓦斯隧道施工管理经验交流材料.pptx
- 高温作业与中暑防治(周安全宣讲).ppt
- 高校工会工作总结PPT.doc
- 高校教学设计中心理学策略运用.ppt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ppt
- 高血压病人居家管理.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