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要求: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 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 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 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形成时间:先秦两汉时期。 2 形成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大经典的问世。标志着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建立。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 分上中下三品,并提出了四气五味理论。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2.宋金元时期 学派争鸣,理论创新 3.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吴有性(字又可)著 《温疫论》,创“戾气”说,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其途径多从口鼻而入,而非体表。 瘀血理论的发展 4.近代与现代 整体研究,趋向完整 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 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 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 存的趋势. 综合整理-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中西汇通-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 一是理论系统、规范化; 二是用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 三是国家大力倡导中西医结合。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组织结构 相互沟通(经络系统) (2)生理功能 相互协调(精气血津液) (3)病理变化 相互影响(有诸内,必形诸于外) (4)诊断疾病 ( 审外揣内) (5)治疗疾病 ( 着眼全局)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达尔文 “适者生存” 中医 “天人相应” (1)季节气候 (2)昼夜晨昏 (3)地区方域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不同影响。 如《医宗必读》: “富贵之人多劳心,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富贵之疾,宜于扶正; 贫贱之人多劳力,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贫贱之疾,利于攻邪”。 (2)剧烈、骤变的社会环境对人体影响较大。 如“尝贵后贱”“故贵脱势”“尝富后贫” 等超出了人体的心理适应范围而引发疾病。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处理方法,属中医学两大特点之一。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同一种病,证候不同(发病 时间、地域不同;所处阶段或类型不同;病人体质不同),治疗各异。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证候相同(似),治疗相同(似)。 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 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 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 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四部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 思 考 题 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 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 ? 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耳 骨 膀胱 肾 肾系统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鼻 皮 大肠 肺 肺系统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口 肉 胃 脾 脾系统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舌 脉 小肠 心 心系统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目 筋 胆 肝 肝系统 经 脉 官窍 五体 六腑 五脏 系 统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症,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