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1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doc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1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上海市建平中学 金松 共6页 第PAGE 4页 课题:超重与失重 执教者:上海市建平中学 金松 一、任务分析 本节课根据上海现行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教材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D节《牛顿运动定律应用》设计。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初步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会利用牛顿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同时熟悉DIS(数字化信息系统)的使用,具备了探究学习《超重和失重》的知识和能力。 由于上海现行教材没有将超重和失重作为单独一节内容呈现出来,只是作为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一个方面,通过例题提及,只有对超重、失重简单的描述,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超重、失重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但囿于实验器材的局限,影响了学生的课外自主探究。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条件请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达到理解超重(失重)现象的产生条件和产生的原因的同时,增强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将采用实验探究和理论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工作单”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过程,最后通过应用进行巩固和深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超重和失重现象和产生的原因。 2、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能够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别物体的超重或失重。 3、知道完全失重状态的特征和条件。 4、初步学会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认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2、通过DIS实验和理论分析经历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合作意识,懂得严谨科学态度的重要性,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通过运用超重与失重知识解释身边物理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超重与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教学难点:探究超重与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 四、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 演示实验器: (1)DIS实验装置:数据采集器、力传感器、改装的力的传感器,位移传感器 (2)钩码,力学导轨搭建演示平台 (2)塑料瓶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每两人一套) (1)塑料环,砝码、纸带; (2)DIS实验器材: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力传感器、钩码 2、媒体资源 (1)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2)多媒体网络教室 (2)自制power point课件 (3)录像片段: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重物的称量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上海市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教材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D节的内容之一,按照课程标准和上海市物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以“情景问题→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应用巩固”的思路设计本课。由情景引入,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在探究过程中同时也提高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需突出的教学重点是超重与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方法是:以超重与失重现象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使他们带着疑问进行探究活动。通过体验性实验和录像呈现的情景提出问题;通过DIS学生实验和教师的DIS演示实验,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条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导,明确为什么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从而加深理解超重失重的概念。 本节课需突破的教学难点是探究超重与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方法是:在初步得出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利用DIS和自制的教具,通过力的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同时获得弹力F和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数据组(F - t数据组和s - t数据组),运用DIS的数据处理、图像和图像转换功能,获得物体的F - t图像和v - t的图像,为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出超重和失重产生条件的判断提供半定量的依据。 本设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探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有控开放的时空中,通过学习探究,体验知识形成和获取的过程、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使同学的学习有兴趣、有成就感! 本设计的特色是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探究活动,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设计了“工作单”进行指导。另一个特色是充分整合信息技术,不仅组织学生进行DIS实验探究超重与失重现象,还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对话。 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活动III 活动III 解释现象 动手实验 完全 失重现象 演示II DIS实验 演示 活动II 理论推导 填写表 (2) 情景Ⅱ 录像片段 情景I 体验性 实验 超重现象 失重现象 视重 产生 超重失重的条件 活动I DIS实验 填写表 (1) 演示I 教师 DIS实验 演示 (2)教学流程说明 情景I:体验性实验,提拉纸带 情景II:录像片段: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重物的称量 通过录像呈现情景,知道超重与失重现象,回顾原有的牛顿运动定律知识明确称量过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