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科考试资料必考重点全.doc

2019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科考试资料必考重点全.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科考试资料必考重点全.doc

PAGE PAGE 40 绪论 一、了解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经验和弊端   (一)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   1、语文教学融入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中国古代,并无独立的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学科的教育等融为一体。   2、发蒙先识字,读经为主体,文选作补充。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教学基本特点是:先教学蒙学读物(影响最大的是“三、百、千、千”),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三、百、千、千”: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三字经》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三字一句,叶韵成文;《百家姓》姓氏400,四字组语,句句押韵,和谐流畅。   (二)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   1、识字教学经验 。第一,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第二,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第三,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第四,联系日常生活。第五,激发儿童的兴趣。   2、阅读教学经验。第一,熟读,精思,博览。第二,点评法。   3、写作教学经验。第一,注重基本功训练。第二,多读多写多改。第三,作文从模仿开始。第四,先放后收。   (三)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   2、脱离应用实际。   3、忽视文学教育。   4、忽视知识教育。 二、了解近现代语文教学发展中的重要改革   (一)1903—1952年,语文课程改革方兴未艾   1.语文单独设科,“国文”名称出现。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壬寅学制”,但没有实行,此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产生“癸卯学制”,语文也随之开始正式单独设科。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语文学科,曾用过读经、词章、字课、习字、作文、读经讲经、中国文学、中国文字等名称。其后蔡元培、梁启超等人提议将这一学科定名为“国文”。蔡元培等人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定名为“国文”,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中学校令实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 2.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五四”时期的国语运动和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对国语教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政府1920年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白话文,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现代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3.“语文”名称和语文教育改革。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二)1953—2002,语文教学改革与语文课程改革时有侧重   1.“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195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在实习中听了一次语文教学观摩课,教学内容是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小说《红领巾》,教法是当时盛行的讲述法,不满7页的一篇课文,用了4个小时尚未教完,估计还需2小时。每课时教师的讲述都在40分钟以上,学生的活动不足5分钟。参加听课的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教授针对这种情况作了发言。指出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过高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睡眠状态中。”并且提出:“组成语文课的因素是 (1)朗读,(2)复述,(3)分析课文……”课后,中文系的学生依据普希金的意见重新设计《红领巾》教学,在师大女附中再次试教,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人民教育》发表题为《稳步地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短评。指出:“普希金给我们指出了改进语文教学的方向,师大中文系同学已经‘打了第一炮’。”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被称为“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这次讨论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建立了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2.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为了避免语言、文学混合教学所产生的弊端,我国语文教育在1956年秋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中央教育部为此颁发了汉语与文学的教学大纲,并编写了初中汉语,初中文学与高中文学三套课本。1958年该实验停止。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对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探索。 3.“工具说”和“加强双基”。1959年和1961年《文汇报》先后开展过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讨论。1961年后,语文教育界明确提出了”加强双基“的口号,1963年,张志公发表的《说工具》一文提出了著名的”工具说“,阐述了语文学科性质。1963年教育部在这场大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了语文教学目的,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原则,突出能力训练,强调文道统一。 4、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