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第一章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 游 美 学 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旅”之含义 旅:出走、出行。婚嫁之旅曰归,“秦伯归女五人”;军队出行曰征,征者正行也;天子出行曰巡,巡者视行也,秦始皇巡游泰山;具国出行曰迁,“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礼节性外交出行曰聘,事务性外交曰使;长途公差曰行役;商务出行曰旅。都有寄居之意。 中国古代的商旅,是带功利性的旅游活动,可以认为是现代旅游的开辟者。 中国古代“游”的含义 游的本义:《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是古代旌旗上下的飘带,有舞动之美,引人遐思。后引申为游行、游泳、游观、游玩等。也引申为人在水中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泳之游之”。 故事:庄子与惠施观鱼之乐,李泽厚结论 游猎、游览、游学、游戏、郊游、游说等,有比较明确的娱乐出行观念,是性情释放的快感,标志着古代旅游情怀和旅游思想的萌芽。 中国古代“旅游”含义分析 旅为出行,游为目的,其中包含着旅游审美之意。出行才能旅游,突出旅游主体赏心悦目或感怀心情的行旅。 旅游分为“游历”与“游心”两种,前者侧重于人的身体感觉与官能享受;后者侧重于人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方,游目就是感天地之景色,心驰神往以娱乐。 孔子《论语》 第 一 章 游而美 天地参悟种的动态审美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理论 徐缉熙 旅游者的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 审美对象:旅游者的观赏对象 审美主体: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审美关系:旅游中的诸种审美关系,特别是人 与人的关系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理论 庄志民《旅游美学》 游览者游览、观赏的对象 游览者的审美欲求和旅游的审美关系,以及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修养 旅游者与旅游饭店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理论 庄志民《旅游美学》 以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为主要对象,旅游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人与景观的审美关系,是旅游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性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旅游者于旅游从业人员的关系。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理论 章海荣 旅游审美是对人类心智的完善,从旅游审美史实中探寻 居住地和旅游目的地统一,中西建筑中蕴含人类学意蕴 从认识论美学和本体论美学中辨明旅游美学的理论基础 生命美学和景观建筑学是直接来源,寻找对接点。 旅游审美:古代士大夫的生活境遇 游美的三种典型形态:从政、贬謫与逍遥 隐逸遁世 笑傲山林 学道游仙 游学游仕 艺术中的山水世界 从政: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寻求能够实现政治理想的地方,是推销政治主张的一种方式 “仁” “礼”与仁政、王政 孔子的人生理想:“暮春三月,春服既成,冠着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道不成,乘桴浮之于海。” 贬謫:屈子放逐乃赋离骚 公元前294年离开郢都,北渡汉水深入深山密林,心怀故都,也不能寐。 公元前286年,二次流放。哀民生之多艰,恐皇舆之败绩。穿长江、游洞庭,沉溺汨罗江,感自然之变化,愤而作《天问》,伤理想之不达,忧而为《离骚》,《九歌》采民间之乐《橘颂》表不移之志。 逍遥:庄周梦蝶浮沧海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庄子》 庄周梦蝶的文化涵义分析 纯粹的、超功利的、无目的精神活动。“秉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 隐逸遁世 笑傲山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现实,有抱负的才俊之士纷纷恣情山水、谈玄论道、全身远祸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刘伶、王戎 魏晋风度与名士风采 谢灵运寄情山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学道游仙 游学游仕 李白:少年学道,青城、峨眉、戴天山的自然风光,影响其一生仕宦生涯和艺术活动 开元13年(735)李白开始游仕,“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经过两次游仕失败,李白潜心学道,来到浙江,游历天台山等。“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黄鹤楼遇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地流。” 学道游仙 游学游仕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李白相似,具有风流倜傥的的风采,飘逸不俗的仙气。政治使得不如意,宋神宗元丰2年(1079)被贬到黄州,看破红尘,学道学佛,登临赤壁,置酒黄鹤楼,思古念今,在自然中排泄愤懑,在山水里抚慰受伤的心灵。 《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后《赤壁赋》。 诗书画中的山水天地 明清之际,郑和、李时珍、徐霞客,虽有事务性目的,但在政治专制的时代,能在游历中赏心悦目,并寄情于诗书画。徐渭、汤显祖、唐寅、扬州八怪等。 明代后裔走上逃逸、隐居之路,成为一代艺术家,八大山人和石涛。 诗书画中包含人生理想和自然情怀,形成纯厚的历史情感,奠定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风貌。 八大山人 石涛 从26—39岁,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