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宋理学家胡寅)之论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 君子的心灵世界是怎么样的?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仁者足以爱人,故胸怀天下,故不以一己私利而忧愁; 智者足以明礼,故能克己复礼,故不为一己私利而迷惑; 勇者出自礼仁,大义凛然,杀生成仁,故不因一己私利而畏惧。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7.6)本章讲述孔子教导学生进德修业的方法。 先立志,然后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如果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 (6.23)本章孔子分析智者和仁者的性格差别及其作用。 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智者也就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2)仁以为己任 : (宾语前置) (3) 已:罢休,停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7) (1)弘毅:弘,广大。毅,坚毅。宽宏坚毅。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弘”,就是要有宽广的胸襟,宏大的气度,目光远大而包容一切。 一是要“毅”,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拔的毅力,果敢的决断,目光犀利而处事利索。 有了这两个条件再持之以恒,死而后已,或许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而称为君子了。 (8.7)本章曾子论述士求仁的要求。 (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这就是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语源。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 (12.8)本章叙述子贡矫正棘成子的偏见,阐明文采和本质,形式与内容同样重要。 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12.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第十四章——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 君子: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温良恭俭让——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本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评析」 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有哪些品质? 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患得患失:未得时,担心不能得到;既得到时,又担心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