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给09历史开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1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献校勘 校字用作動詞時便有了比勘核對的意思。後來又引申爲校正書面材料的文字異同。 徐鉉《說文》曰:“勘,校也。”古書用竹簡,故校勘字作刊。 《玉篇》曰:“刊,削也,定也,除也。” 什麽是校勘 古籍流传至今,具有以下幾個特点: (1)所謂古籍,如前所說是指从先秦到清末的著作。其中明以前人著作的原稿統統失傳了,只有個别明人以及少量清人著作還留有原稿。 (2)流傳下來的古籍一般都是刻本或傳抄本。不論刻本或活字本,文字上的差錯都很多。至于傳抄,抄漏、抄錯的事情,更是經常發生的。 (3)古籍流傳至今往往不止一種刻本,而各種刻本在文字、甚至在内容多寡上往往有出入異同。 因此校勘者,就是在既没有原稿可作依據,流傳的本子又多錯誤異同時,所必需做的工作。 它或則找出古籍在文字上的錯誤脫漏並加以補正,或則校出古籍在文字上以至内容上的異同並決定取舍,从而使人們獲得較好的,較接近原稿的本子。 校對和校勘 “校”是校對,“勘”是改正错誤。但連成“校勘”一詞,就具有特定的含義,不能凡校對改錯都名之曰“校勘”。 一篇文章要發表、一本書要出版,打出校样後要用原稿校,这种校只能叫“校對”,不能叫“校勘”。 校勘和校雠 除“校勘”外,前人还常用“校雠”一詞。《太平御覽》卷618引漢刘向《别錄》:“雠校: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誤繆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故曰雠也。” 這裏的“雠校”即“校雠”,其含義和今之所謂“校勘”並没有什麽不同。 校讎學 由於校讎事業並不限於校正文字,它逐漸發展成爲一種系統全面的治書之學,即校讎學。 廣義的指研究書籍的版本、校勘、目錄、典藏等方面的問題。如鄭樵《校讎略》、章學誠《校讎通義》。 狹義的則指改正書面上的文字錯誤。 文史通義 (二)成 果 校 勘 史簡述 我國最早的書出现在春秋末战國初。但有關事例没有流傳下来。 大規模從事校勘,當始於刘向、劉歆父子之校勘官書。以後列朝对官書多重視校勘。 公之於世的如東漢靈帝時刊刻的《熹平石經》,成為校勘儒家經典的依據。 熹平石經 鄭玄的校勘方法 1、備致多本,擇善而從。 2、注明錯簡,指出誤字。 3、改易通假,以釋經文。 顏之推《顏氏家訓》中的校勘例 “妒媚”與“妒媢” 太史公論英布曰:“禍之興,自爰姬,生於妒媚,以至滅國。又《漢書·外戚傳》亦云“成結寵妾,妒媚之誅,此二“媚”並當作“媢”,“媢”亦妒也,亦見《禮記》、《三蒼》,且《五宗世家》亦云:“常山憲王后妒媢”,王充《論衡》云:“妒夫媢婦,生則忿怒鬥訟,”益知媢是妒之別名,……不得言媚。 開成石經 唐代顔師古對《漢書》的校勘 1、依據古本,恢復古字。 2、刪除穢濫,校正改誤的文字。 3、糾正諸表中的錯亂。 並著有《匡謬正俗》八卷,前四卷55條,皆論諸經訓詁音釋;後四卷120條,皆論諸書字音及俗語相承之異。 五代、北宋以來官刻本經史之類,在校勘上都或多或少下過功夫。 私人从事校勘者更是代有其人,而尤以宋、清两代为盛。這是因为在清代考证之學大行,以乾嘉學派为代表作出了可貴的業績。 清以前的校勘名著 隋唐間陸德明的《經典釋文》爲最古。此書是给《周易》等十四種經典作釋文,一共三十卷。 釋文内容有三部分,即: 列举漢魏六朝各家對經典中某些单字的讀音; 列举各家對某些詞語的訓詁; 並列举各家傳本在文字上的異同以事校勘。 四庫全書評價《經典釋文》: 所采漢魏六朝音切凡230餘家,又兼載諸儒之訓詁,證各本之異同,後來得以參考古義者,注疏以外,惟賴此書之存。 經典釋文 纯粹講校勘的專著多出自南宋 張淳《儀禮識誤》三卷。 《四庫提要》謂“是書乃乾道八年兩浙轉運判官直秘閣曾逮刊《儀禮》鄭氏注十七卷,陸氏釋文一卷,淳為之校定,因舉所改字句,匯為一編。其所引據,有周廣順三年及顯德六年刊行之監本,有汴京之巾箱本,有杭之細字本,嚴之重刊巾箱本,參以陸氏釋文、賈氏疏,覈訂異同,最為詳審”。書久佚,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輯出。 淳熙時,方崧卿撰《韓集舉正》十卷,《外集舉正》一卷。正是校勘韓愈詩文集的專著。 《提要》謂“共於改正之字用朱書(案刻本改用陰文),衍去之字以圓圈圍之,增入文字以方圈副之,顛倒之字以墨線曲折乙文”,“所據碑本凡十有七,所據諸家之書,凡唐令狐澄本、南唐保大本、秘閣本、祥符杭本、嘉佑蜀本、謝克家本、李昞本,參以唐趙德《文錄》、宋白《文苑英華》、姚鉉《唐文粹》,參互鉤稽,用力亦勤”。其後朱熹又撰《韓文考異》十卷。《提要》謂“其書因韓集諸本互為異同,方崧卿所作《舉正》雖參校眾本,棄短取長,實則惟以館閣本為主,多所依違牽就”,“是以覆加考訂,勒為十卷,凡方本之合者存之,其不合者一一詳為辯證”,其體例“但摘正文一二字大書,而所考夾註於下,如陸德明《經典釋文》之例,於全集之外別行。” 嘉泰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