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大中国通史课件之——唐代政治、制度及其变迁.ppt

北大中国通史课件之——唐代政治、制度及其变迁.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史之乱 高丽 高仙芝 安西节度使 突骑施 哥舒翰 陇右节度使 突厥 安思顺 朔方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粟特 安禄山 平卢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 重用蕃将、委以重权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 明皇幸蜀图 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同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西逃,发生马嵬兵变,唐玄宗七月抵达成都 同年七月十二日,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尊玄宗为上皇天帝,年号至德。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安史之乱 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为子安庆绪所杀。 九月,收复长安。 十月,收复东京洛阳,安庆绪退守邺城。 乾元元年(758)九月,郭子仪等九节度60万军围攻邺城, 半年不克。 乾元二年(759)三月,史思明援救安庆绪,一战击溃九节度。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三月,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代宗广德元年(763),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新唐书》卷五○《兵志》 中间状态。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据的程度 中原、西南、西北地区 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 东南地区 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 “虽名藩臣,羁縻而已 ” 河北地区 三类藩镇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新唐书》卷二一○《藩镇魏博列传序》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胁百姓,加锯其颈,利怵逆污,遂使其人自视犹羌狄然。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新唐书》卷二一二《李怀仙传》 “招还散亡,治城邑甲兵,自署文武将吏,私贡赋,天子不能制”。 割据的主要特征主要是节度使父死子继,自己任命官吏,不向中央上报土地户籍,不输贡赋。 宦官与党争 懿宗 → 宣宗 → 武宗 → 文宗 ↓ 僖宗 ← 昭宗 ← 哀帝 ↓ 顺宗 ← 宪宗 ← 穆宗 ← 敬宗 ↓ 德宗 → 代宗 → 肃宗 → 玄宗 宦官与党争 德宗削藩的尝试 在许多内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下,德宗加强了中央禁军的建设。 贞元以后,德宗不断扩大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设立左右神策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统领神策军。神策军达15万人左右,待遇优厚,战斗力比较强。从神策军中成长出一批军事人才。 加强中央禁军 加强对江淮财政的督运 积极扩大税源,工商杂税的数额和比例大增。 整顿财政经济 宦官与党争 《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序》: “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 《资治通鉴》卷二六三: “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 宦官与党争 唐代宦官专权的制度基础 1、宦官专兵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设立左、右神策护军中尉,以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分任,统率神策军。自此,宦官掌禁军成为定制。 2、宦官参掌机要 代宗永泰二年(766),设枢密使,由宦官担任。职掌本为在皇帝和宰相之间传递文书,因为接近皇帝,逐渐参预政事。 左右枢密与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合称“四贵”。 宦官与党争 《资治通鉴》卷二六三: “臣光曰:……东汉之衰,宦官最名骄横,然皆假人主之权,依凭城社,以浊乱天下,未有能劫胁天子,如置婴儿,东西出其意,使天子畏之若乘虎狼而挟蛇虺如唐之世者也。所以然者,非他,汉不握兵,唐握兵故也。” 《廿二史札记》卷二○《唐代宦官之祸》: “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 唐代宦官专权的制度基础 宦官与党争 哀帝 → 昭宗 ↓ 武宗 ← 宣宗 ← 懿宗 ← 僖宗 ↓ 文宗 → 敬宗 → 穆宗 → 宪宗 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立。宪宗以后的皇帝中,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死于宦官之手。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