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案例集(五).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务礼仪案例集5 案例41: 应聘 小 李:(推门进来,重重地关上门。坐在主考官面前,默不作声。) 主考官:你是李东吧?请问,你是从哪所学校毕业?什么时候毕业的? 小 李徐:(不解地)您没有看我的简历吗?您问的这些问题简历上都写着呢。 主考官:看了。不过我还是想听你说说。那么,请用一分钟叙述一下你的简单情况。 小 李:(快速地)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文秘专业,实习时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负责文案。这几年,我报考了英语专业的自学考试,目前已通过五门功课的考试。我很想到贵公司工作,因为贵公司的工作环境很适合年轻人的发展。我希望贵公司给我一个机会,而我将回报贵公司一个惊喜。 主考官:(皱起眉头)好吧,回去等通知吧。 小 李:(急匆匆走出去,有又急匆匆返回来拿放在椅子脚旁帆布皮包。) 讨论题 小李这次面试为什么失败? 案例42: 聘者与应聘者谈话实录 这是某著名中国高等学府学生的一个应聘过程的案例。此同学应聘企业管理岗位,聘者不小心把应聘者的简历放在了市场营销类里了,下面是聘者与应聘者的一段对话: 应聘者:杨先生,我应聘企业管理岗位,但怎么被安排到市场营销部门这里面试? 聘 者:啊,真对不起,是我的疏忽,把你的简历放错了。那么,我想问你,你应聘企业管理的哪个岗位? 应聘者:办公室管理或者行政管理,你看怎么样? 聘 者:请问你了解办公室工作或行政工作吗? 应聘者:行政工作就是进行企业管理工作,请问咱们公司的办公室的工作都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聘 者:办公室工作细密琐碎,主要是为各部门和员工服务的一个部门,很辛苦,当然还不一定显成绩,你觉得你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吗? 应聘者:那么,你们公司的市场营销的工作怎么样?我可以试一试吗? 聘 者:你觉得你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有什么优势吗? 应聘者:我善于交往,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我的演讲才能也不错,你也许能从我的交谈中感觉出来。再者,我的学习能力十分强,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中人才竞争的本质。 聘 者:那么,你告诉我什么叫市场营销? 应聘者:市场营销比销售大一些,市场营销还要管到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方面。 聘 者:还有吗? 应聘者:市场比销售高级一些。 聘 者:你能告诉我市场营销的“4P战略”是什么?并告诉我4P的英文。 应聘者:产品Products、渠道Place、价格 Price、推销…… 聘 者:你能告诉我们市场营销与推销的出发点有何不同吗? 应聘者:推销是往外出卖产品,而市场营销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销售自己的产品。 聘 者:NO,很抱歉,我不能给你机会,因为你出错的地方太多了。 应聘者:您能不能再问一些问题,跟我再谈一谈? 聘 者:NO! 讨论题: (1)应聘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上例当中应聘者的失误在哪些方面? 案例43: 糟糕的应聘者 以下是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对求职者的忠告: 面试从你接到电话通知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也许是等待就业的心情比较迫切吧,我在通知有资格参加下一轮面试的面试者时,一般从电话另一头听到的都是一些浮躁的声音,这里摘了一点我们的对话,供大家参考: “喂” “喂,您好,请问是XXX先生么?” “你是谁啊?”(当时,我的心里已经不高兴了,但是不会表露出来)“我是XX公司的,请问您参加了我们公司的招聘吗?” “哪个公司”(肯定是撒大网了)“我们把您的面试时间安排在了明天的XXX,地点在XXX” “我记一下,你们是什么公司?”(OH,MY GOD!)…… 这样我就会把我的看法写在他(她)的简历上,供明天面试的时候参考,影响可想而知! 讨论题: (1)应该怎样接通知你参加面试的电话? (2)你认为面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 案例44: 职场跋涉 1996年的夏天,我的手心攥着打工4年的积累加上从数家亲戚朋友那里东拼西借的8万元钱,开了一家小小的快递公司。千万别以为是特快专递,那得有强大得多的资金实力和不一般的邮政背景。我的公司,不过是替人送牛奶、送报纸、送广告、送水、换煤气罐一类而已。 公司的规模很小,总共才十五六个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承担了送货的任务,包括我自己在内,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和早晨上班,都会顺路送一部分货品。销售商往往把我们的利润压得最低,以内工作简单、可替代性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我不得不普遍采用二手单车,不得不拼命压低工人的工资。 即便如此,公司开业半年多,也仅仅是勉强持平而已。好在业务总算慢慢增长着,我也打算再招几个人,更年轻力壮些的,可以多做些活,效率也高得多。 1997年春节过后不久,一个叫唐明的中专生前来面试,张得白白净净,还戴着一副书生气实足的眼睛,怎么看也不像个踩单车送货的。 “我们这里最好的工人,每天也只能跑300多个客户,一个月也才600 多快钱,而且无论多么恶劣的天气,你都得把定额部分完成。你可要想清楚了,不要硬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