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届粤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国说课交流活动教学设计 PAGE PAGE 4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刘明坤 一、教材分析: 1、选自: 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第三章 因特网的应用 3.3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2、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1)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2)通过使用或演示,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初步了解其基本工作思想。能描述“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3、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高中信息技术课,应该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进行多元化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还应该是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进行多样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空间。因特网信息交流技术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本节教学内容是对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方式进行一次归纳,介绍因特网信息交流服务的基本工作思想和方法。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阶段参加信息技术(选修3)学习的学生,之前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学习过电子邮件方面的知识,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的学习中,也已经对基本的信息交流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电子邮箱(E-mail)账号和QQ号码,并能熟练得通过这些网络工具实现交流的目的。但是学生对隐藏在各种信息交流工具背后的工作原理的认识还不够,对信息交流工具的分类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工具方面的认识还很浅薄,对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缺乏理论上的认识。 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家庭条件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有些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已经能够熟练操作,有些同学在操作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种情况特别关注,对后者多进行随堂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熟悉的网络信息交流工具进行比较,并能够根据使用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进行有效的交流 (2)归纳总结实时和非实时信息交流方式的功能和特点 (2)了解C/S、B/S结构的特点,为选择恰当的方式实现网上信息交流提供依据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使用多种不同的信息交流工具,探索各种交流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在使用不同信息交流工具时,掌握使用方法,并初步探究其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2)认清网络交流工具这一“双刃剑”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网络交流中自觉遵守道德和法规,进行健康的信息交流 四、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从因特网上非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和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出发,用举例的方式分别描述了这两大类和其中不同小类的信息交流工具的工作特点和原理,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恰当的交流工具。还从电子邮件这个具体的实例出发,讲述了B/S与C/S模式的工作过程与原理,这对平时用惯了“B/S模式”浏览网络资源的学生来说,存在理解和观念转变中的一些困难。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对于非实时交流工具的学习重点应体现在电子邮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方面。面对网络的虚拟交流环境给人与人之间交流时带来的诚信的挑战、道德的挑战、自控能力的挑战等,如何选择、使用正确的、恰当的网络交流工具进行交流也是值得本课重点关注的地方。另外,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做适当的强调。 (2)教学难点: 作为纯理论知识的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正确使用,将是本课的难点。另外,C/S、B/S架构的工作过程与原理也是本课的难点。 3、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创设一个课堂情境:将要召开一个“关于大型运动会后遗留建筑使用效率”的高峰论坛,班级学生受邀组成因特网联络部,负责通过因特网,邀请各界人士参与论坛,分别有:国际知名专家、国内知名专家、港澳台知名专家、运动会举办地大型场馆设计师及运营负责人、社会各阶层人士。相对应,学生将分为5个小组,分别负责以上5类出席人员,命名为:国际组、大陆组、港澳台组、场馆组、群众组。 在课堂创设的情境框架下,本节课采用分组、任务驱动的策略。小组在课堂初期就划分完成,各小组分别就本小组的任务在课堂中参与各项学生活动,各小组任务的总和就是课堂学生活动所需要达到的效果(成果)。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主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