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清代北京的 少数民 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與其他被編入八旗滿洲的異族人一樣,俄羅斯人在文化風俗等方面均受到滿文化影響。 其一髮型。明朝時漢族男子蓄長髮、梳髻。滿族的傳統是男子剃發,即將頭頂四周的頭髮剃去寸余,中間長髮分三綹編成一條長辮垂於腦後。除父母喪和國喪百日內外,頭頂四周邊緣的頭髮必須及時剃除,不許養長,叫作“薙(剃)發”。滿洲人統治中國,強迫被征服的各民族剃發,改從滿族髮式,作為降順的重要標誌。在這方面,俄羅斯人沒有所例外[1]。 [1] 康熙年間清廷曾命令俄國人出征。文獻記載說:臨出發時他們把司祭的頭剃光,只在後腦勺留下一條象滿洲人那樣的辮子,帶著他一塊兒出征去了。見[俄]尼·伊·維謝洛夫斯基:《俄國駐北京傳道團史料》第1冊,第29頁。 其二服飾。清代滿洲人裝束仍基本保持漁獵時代的傳統。男子多穿“馬蹄袖”袍褂,袖口窄狹,上長下短,馬蹄袖口蓋在手背上,袍兩側開襟,腰束布帶。清朝在強迫被征服民剃發留辮的同時,規定他們(主要指男性)必須服用滿式衣冠。俄羅斯人很快適應了這種改變。不管怎麼說,北京的物質生活要遠遠優於當初在黑龍江流域拓荒時的艱苦條件。於是,這些昔日的獵人脫下了原色的粗呢外衣,換上了綢衣和棉布衣服,脫下了獸皮靴,換上了中國緞鞋。[1] 其三語言和姓氏。俄羅斯人被編入滿洲八旗後,無論公私事務,都必須與滿人頻繁交往,一些俄羅斯人掌握了滿文、滿語。這一點, 又成為他們出任公職(擔任翻譯、當兵或做官)的前提條件。他們還取了滿洲名字。第一任俄羅斯佐領伍朗各裏的兒子,滿洲名字叫羅多琿(又作羅多渾)。見於俄國傳教士團文獻:俄人伊萬的滿洲名字叫德成、格裏戈裏叫友發、帕維爾叫民泰[2]。 [1][俄]尼·伊·維謝洛夫斯基:《俄國駐北京傳道團史料》第1冊,第28頁。季姆科夫斯基:《俄國使團赴華情況》(1827年,倫敦)也提到:“他們(指阿爾巴津人)同滿洲人的關係是如此密切,以致難以將他們區別開了。他們說中國話,穿著和滿洲人一樣,生活方式完全像該國士兵”。載[英]約·弗·巴特萊:《俄國、蒙古、中國》下卷,1608頁。 [2][俄]尼·伊·維謝洛夫斯基:《俄國駐北京傳道團史料》第1冊,第72頁、74頁。 如果說清朝前期俄羅斯旗人較多濡染滿洲文化的話,那麼隨著時間推移,他們與滿人一樣,又日益承受到漢文化的薰陶。一個明顯標誌是:他們的俄羅斯姓氏都根據諧音改成了漢姓(即根據俄國姓氏中的第一個字母,取一個發音接近的漢姓),如:羅曼諾夫 (Романов)改為羅姓、哈巴羅夫(Хабаров)改為何姓、雅克甫列夫(Яковлев)改成姚姓、杜必寧(Дубинин)改為杜姓、 賀洛斯托夫(Холостов)改為賀姓 [1]。 俄羅斯人在宗教信仰和婚喪習俗諸方面,也發生明顯轉變。 總之,在入居北京並編入滿洲旗後,俄羅斯人由表及裏,發生了深刻變化。這種變化,足以令俄羅斯使臣深感驚愕。道光二十五年(1845),俄國外交官葉·彼·科瓦列夫斯基造訪北京。事後,他這樣回憶與俄羅斯人會面的情景:“中午前我們來到了南館,大司祭和傳教士團成員們已在恭候我們,還有阿爾巴津的男女老少近百人,幾乎都來了。看到這些俄羅斯人的後裔有種很奇怪的感覺,他們的服飾、語言、容貌一點都不像俄羅斯人……。”[2] [1]杜立福、羅榮祿:《俄國東正教在北京的興衰》。 [2][俄]葉·科瓦列夫斯基:《窺視紫禁城》第116頁,閻國棟等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譯本。 康熙帝把一处关帝庙送给他们,作为东正教教堂(《乾隆朝京师城图》) 俄罗斯大使馆内景 4、回子(新疆回部維吾爾人)。 乾隆用兵西域(新疆)之役帶歸,人口三百余人,編為內務府回子佐領,安置在皇城西苑(今中南海)南門外,設回子營。和卓氏,乾隆帝納為容妃(晉和貴妃),為她修寶月樓(今中南海南門),隔街正對回子營。 回子营门楼 容妃的寳月樓 5、番子(四川西部嘉絨藏族)。乾隆用兵大小金川之役帶回,人口228人,編為內務府番子佐領,安置在京師西郊香山。 清代北京的少數民族 2009年6月17日 一、古都北京的特點 北京古都發展史的一個突出特點,即它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雜居共處的地區。 遼契丹、金女真、元蒙古、清滿洲,這些少數族人先後在北京定都,與漢族共同創造了古都悠久歷史。這是北京持續發展、充滿生機的一條基本線索,也是它有別於其他古都(西安、開封、洛陽、杭州、南京)的基本特色。 順治元年(1644)清朝入關,大批少數族人隨之進入,使北京的民族構成發生顯著變化。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親眼目睹了這次史無前例的民族大遷徙: 大批韃靼人進入中國,來的不光是女真人,還有奴兒幹人、西部的古韃靼人和魚皮韃靼人。魚皮韃靼在更加東面,與日本處於同一海拔高度。那裏的人被稱為魚皮,因為他們穿用堅固的魚皮製造的盔甲或胸甲。不僅這樣,我還看見很多來自伏爾加河的人,韃靼人管他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