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对扬州衰落的影响[权威资料].doc

太平天国对扬州衰落的影响[权威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平天国对扬州衰落的影响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必威体育精装版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太平天国运动在打击清政府封建统治的积极意义之外,也起到了破坏当时社会经济的消极作用,比如造成了扬州的衰落。太平天国运动中其战争本身就扬州造成了经济和文化上的破坏;另外,漕运被迫停止,造成以运河为生的扬州的衰退。   关键字:扬州衰落;太平天国;京杭运河;经济;文化   扬州作为中国的一座历史名城,一度因京杭运河而兴盛。其处在了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十字路口,船只南来北往,商贾云集,贸易频繁,好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到了近代,扬州的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却开始下降,扬州作为“运河第一城”其兴衰必然与京杭运河的兴衰有着密切联系,而要探究京杭运河的兴衰,就不能不提及清朝末期,那场亘古未有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对扬州经济的破坏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3月洪秀全控制了南京作为太平天国的运动的首都。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清军即分别于天京东郊和扬州建立江南、江北大营,以此抗衡太平军。扬州大概距离天京只有100公里,清军的江北大营便屯建于扬州,因此扬州地区就成为了太平天国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太平军先后两次攻破了江北大营,期间三次攻破扬州城,时间分别是1853年,1856年和1858年。在这期间,扬州饱受战乱之苦。   (1)从人口方面来讲,扬州府在1851到1865年期间,人口从789.8万人下降到616万人,共减少了173.8万人,减少人口数约占总人口比例的27%。   在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一日,天平军第一次进入扬州。在此之前扬州人民受够了清政府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所以在太平军进城时,城里家家门口贴上“顺”字,以表示对太平军的热烈欢迎。九个月后,由于战略力量调整,太平军开始撤离扬州,在这期间太平军对扬州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例如:禁止地主向农民收租,设立男馆女馆,分配失业民众,鼓励商业等等。扬州当地人民与太平军建立了血肉的联系,在太平军第一次撤离扬州时,扬州四十万人中,大部分都跟随太平军撤走,其中妇女占了很大一个数目,二三十岁以上的,十之九都跟着太平军从扬州撤离。这其中也包括很多参与到太平军中的青壮年壮丁。   清反革命武装的方针与太平军的政策正好相反。这种武装原是由官僚、绪绅、地主、富豪编组起来,用以维护压迫、剥削制度的工具。他们所统率的士兵,虽多出身于劳动人民,但其小私有者的贪财欲望,多乘军事行动的机会大事膨胀,大批地枉杀无辜。清王朝为维持自己的统治,除了对全国人民厉行敲骨吸髓的压榨以筹措经费外,也到处征丁、及随之而来的兵灾和长期战争,加剧了整个扬州城的人口减少。   另外,进入六十年代,一些西方国家除了源源供应清政府以洋枪、洋炮帮同清军残杀中国人民外,还对中国人民进行直接的残杀。配合清军镇压起义军的这些外籍军人,也都犯下了滥杀中国人民的罪行。   一般说,大兵之后,必有大疫。实际上,在战争激烈展开的年代,疫病已不时广为流行。老百姓饿死的也不少,又有种种原因:或避乱荒山僻处,饥饿而死;或处在围城之中,粮绝而死;还有在粮荒粮价奇贵不下,无力买粮,而活活饿死。   虽然清政府以及外来干预实力的破坏不能硬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头上,但至少也是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而导致的一种间接后果。   (2)从战争对经济的直接破坏上来讲,扬州城在清军与太平军之间数度易手,交战双方不可避免的都在扬州搜取人力物力补给,以满足战争之需,导致扬州积攒多年的财富毁于一旦。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扬州这个江北米粮集聚要地纵使多么繁荣人丁多么兴旺,也经受不起这样的战争荼毒,虽然太平军在进城时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的举措,但在这中战争动荡环境中所能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   清政府在镇压各支起义队伍时,为断绝后者的供应,命令各军实力奉行“坚壁清野之法”,厉行破坏。经过一次战役,无论是打了胜仗,吃了败仗,还是兵变哗溃,又每伴之以悠意虏掠、焚杀,又加深了一层破坏。1853年冬,清军江北大营攻下扬州,主帅钦差大臣琦善“严令闭城,纵令所部弃兵搜刮银钱衣物;当典铺户,……搜洗一空。妇女附身衣着,……兵丁剥取净尽。马载骡负,充溢街巷,七昼夜不绝于道”。然后,“琦善兵丁从而火之。烟炎迷空,黯蔽天日”。“民命炸营,哭声相续”。(已革侍讲学士晋康奏,咸丰十二月十四日;军机处录付奏摺一史馆藏)。除了掠夺民财之外,清政府官员为了筹措军饷还向扬人民收纳各种苛捐杂税,“有亩捐、铜捐、钱捐、米捐、柴捐、火捐、箭捐、草捐诸名色”。   (3)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