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危险源及隐患管理篇.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管理台帐 卷七 危险源及隐患管理篇 (参考表样) 目 录 一、重大危险源登记管理 企业生产、使用、储存危险物品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进行登记,并按有关规定上报备案。 重大危险源档案(包括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无重大危险源的可不建此档。 二、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登记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编制。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应有方案、演练实施影像资料、小结(评估)。 企业应组织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各类应急预案每年不少于一次的演练。 三、隐患排查治理及整改记录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结合企业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实施。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a.每月至少1次填写《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一般事故隐患情况表》上报当地安监所(分局)并存档; b.重大隐患及整治情况应及时填写《生产经营单位(组织)重大安全隐患情况表》和《生产经营单位(组织)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情况表》上报当地安监所(分局)并存档; c.每季度末后5日通过信息系统生成上一季度《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季报表》打印盖章后上报当地安监所(分局)并存档。 重大危险源登记(无) 场所、设施 名 称 安全负责人 建筑结构 建筑面积 (平方米) 建 筑 耐火等级 主要产品 或材料 生产作业 人 数 储 存 物 资 生 产 工 艺 部 位 及 程 度 主 要 危 险 应 急 措 施 主 要 预 防 和 注:此表供危化物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单位专用。 危险源(点)管理台帐 危险源(点)名称 蒸汽锅炉 级别 一级 所在部门 生产部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危害 爆炸 管理第一责任人 周正德 现场监控责任人 杨广齐 预防事故主要措施: 检查压力表 到期检修 上级部门和企业定期检查、整改情况 年   月  日 检查结果 整改情况 备注 2010.8.19 良好 2010.10.16 良好 2011.4.10 良好 急救方法及应急预案: 参照应急预案文件 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应急预案名称 消防灭火演练 计划演练时间 2011.4.24 演练方式 安全科组织 演练目的:突发火灾事故时能迅速组织急救、疏散人群,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的产生 组织部门 安全科 配合部门 各消防员、安全科、 应急物资准备: 人员从安全通道安全撤离,路口住院疏导 注意人身安全及防护,隔离措施 3、 灭火机十只,油桶火源两个 编制人 批准人 备注 见照片 一、应急预案理论学习 二、现场消防演习 三、义务消防队员救火 四、人员疏散、撤离 宁波市恒生帽业有限公司文件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HS-GL-XZ-201101002 1、目的和范围 本公司为制造型企业,针对公司的经营特点,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为维护本公司员工人生安全,及时有效处理公司突发事故,在意外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抢救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特制订本预案。 2、职责 2.1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公司范围突发安全事故的总体指挥、组织和协调工作。 2.2办公室具体负责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3办公室负责应急准备的业务培训。 2.4各单位负责所属范围各种突发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3、工作程序 3.1应急准备 3.1.1公司及各单位应及时对员工进行各种基本的应急现场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3.1.2应与就近医院、当地紧急救援中心(120)联系和挂钩,以及发生事故后能确保及时准确地运送伤员到相应医院。 3.1.3联系电话号码应向全体人员公布。 3.2响应预案 3.2.1公司突发安全事故包括:重大火灾、工程建设危房、设备安全、外出大型活动、外来暴力侵害、食物中毒、流行传染疾病等。施工现场潜在的人身意外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触电;4)灼烫;5)机械伤害;6)坍塌;7)中毒和窒息;8)溺水;9)中暑;10)食物中毒 3.2.2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根据伤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伤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治疗,并与就近医疗机构或当地紧急救援中心(120)联系请求抢救援助:现场其他人员都应为抢救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3.2.3各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应按规定程序向上级汇报并组织力量维护现场秩序、保护现场、疏导交通。 3.2.4区别伤势轻重,实施救治。可将伤员分为下列三类酌情处理: 1)心跳呼吸骤停或休克的伤员,应立即抢救,待病情稳定后转送医院继续救治。 2)外伤出血、骨折等伤员,及时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