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工程试验工程师检测培训题
(建材部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 易)
2 .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粗砂时,其砂率(A )。
A .应适当减小
B .不变
C .应适当增加
D .无法判定
3 .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B )。
A .保持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先升高后降低
4 .针对水泥混凝土用砂石材料粗细颗粒划分粒径是(C )。
A .5mm
B .2.36mm
C .4.75mm
D .2.5mm
5 .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中砂改为中粗时,其砂率(B )
A .应适当减小
B .应适当增加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6 .用于评价粗集料抵抗车轮磨损的性能指标是(B )。
A .洛杉矶磨耗率
B .道瑞磨耗值
C .磨光值
1
D .狄法尔磨耗率
7 .沸煮法是针对水泥中的(A )所进行的安定性检验。
A .游离CaO
B .游离MgO
C .SO3
D .游离碱性物质
8 .有可能造成针入度试验结果偏高的因素有(D )。
A .沥青老化
B .试验温度控制严格
C .测试用针质量偏轻
D .夏季试验恒温时间不足
9 .当计算密度时所考虑的体积中包括了闭口和开口孔隙所占据的体积,则得到的密度
是(B )。
A .表观密度
B .毛体积密度
C .真密度
D .视密度
10.下列哪些现象不会是因水泥安定性不良而造成的。(C )
A .翘曲变形
B .开裂
C .碱集料反应
D .有掉渣现象
11.经过老化的沥青,将会产生的性能变化是(A )。
A .软化点升高
B .延度增大
C .针入度提高
D .密度减小
12.工程上将混凝土用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类,细度模数依据试验用筛各
筛孔的(C )用公式计算。
2
A .筛余量
B .分计筛余百分率
C .累计筛余百分率
D .通过量
13.当超过重复性精密度要求,用回归法确定沥青含腊量时,蜡质量与含腊量关系直
线的斜率(方向系数)应为(B )。
A .零
B .正值
C .负值
D .正或负值
14.表干法、水中重法、封蜡法、体积法是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 4 种方法,其中表
干法的适用条件是(B )
A .试件吸水率大于2%
B .试件吸水率小于2%
C .试件吸水率小于0.5%
D .适用于任何沥青混合料
15.工程上将混凝土用砂分为3 个级配区,要确定某一砂子所属的级配区,必须已知
其标准筛上的(C )。
A .筛余量
B .分计筛余百分率
C .累计筛余百分率
D .通过量
16.与老化前相比较,沥青老化后,其针入度指数将(A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因沥青而异
17.对同一石料,①(真)密度、②表观密度、③堆积密度、④毛体积密度,测定值
从大到小的排列是(D )
A .①②③④
3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④③
18.含水率为8% 的砂540g ,其烘干后质量为(C )。
A .496.8g
B .504g
C .500g
D .无法判定
19.评价石灰质量的最主要的指标是(A )。
A .活性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
B .细度
C .二氧化碳含量
D .体积安定性
20 .通常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pdf
- 插花与花艺设计(花道——插花技艺养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
- 四书精读教学-《四书》精读课堂笔记.docx VIP
- 2022年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数学典型应用题105道.pdf
- 国旗下讲话:远离垃圾食品,享受健康生活.doc
- 幼儿园课件: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7首)阅读理解题背诵-中考考点汇总(全册-含答案).doc VIP
-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ppt
- 2024年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公共选修课参考答案.pdf VIP
- 《立体构成》课件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