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美国的GPS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在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的导航及定位问题。为了摆脱对GPS的过度依赖,中国于2007年2月3日正式建立了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两者在技术原理、软硬件设备、功能与效率等多方面各有自己的优缺与特色。本文对这两大导航系统的发展与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整理与总结。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GPS 发展 功能 特点 比较
中国北斗定位系统与美国GPS系统对比总结
一、GPS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简史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科学家在对其跟踪时,发现了多普勒频移现象,并利用该原理,建立了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由于存在种种不足,1973年开始,美国筹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经历了原理方案可行性验证阶段(1978-1979)、系统研制与实验阶段(1979-1984)后,于1989年发射正式工作卫星,最后经过工程发展与完成阶段(1989-1994),在1994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期间一共发射了28颗卫星,最终使用的是21颗工作卫星与3颗备用卫星。它们被均匀地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都有4颗卫星,平均高度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绕地2周/天)。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1983年,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及其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导航的设想,经过分析和和初步实地试验,证明效果良好。1986年初,我国正式以双星快速定位通信系统为名开始进行整个计划,到年底我国相关单位就提出了总体技术方案和试验方案。1989年9月5日凌晨5点,我国科研人员以库尔勒、南宁等4个用户机进行第一次定位试验,结果证明,利用双星定位可实现定位、定时、简短通信三大功能,而且比当时GPS的民用码精度高好几倍。1994年1月,双星快速定位通信系统正式命名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列为我国“九五计划”重大项目。接下来的6年多里,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又完成地面控制中心等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建立“北斗”系统的完整体系。2007年2月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标志着我国继美国与前苏联后,第三个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
二、GPS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构成与技术原理
GPS系统的组成包括太空中的24颗GPS卫星;地面上的1个主控站、3个数据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及作为用户端的GPS接收机。GPS定位采用空间被动式原理,在测站上安置GPS用户接收系统,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接收卫星发送的信号,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己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后,由计算机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简称“三球定位”原理。首先假定卫星的位置为已知,准确测定A至卫星之间的距离,那么A点一定是位于以卫星为中心、所测得距离为半径的圆球上。进一步,又测得点A至另一卫星的距离,则A点一定处在前后两个圆球相交的圆环上。我们还可测得与第三个卫星的距离,就可以确定A点只能是在三个圆球相交的两个点上。根据一些地理知识,可以很容易排除其中一个不合理的位置。当然也可以再测量A点至另一个卫星的距离,也能精确进行定位。因此,最少需其中4颗卫星,就能迅速确定用户端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及海拔高度;所能收联接到的卫星数越多,解码出来的位置就越精确。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三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数十柰秒(ns)的同步精度,其精度与GPS相当。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双星定位”:以2颗在轨卫星的已知坐标为圆心,各以测定的卫星至用户终端的距离为半径,形成2个球面,用户终端将位于这2个球面交线的圆弧上。地面中心站配有电子高程地图,提供一个以地心为球心、以球心至地球表面高度为半径的非均匀球面。用数学方法求解圆弧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可获得用户的位置。
三、GPS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优缺点比较
1、 覆盖范围: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2、 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3、 定位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