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痛 风 (Gout) 概 念 发病率 高尿酸血症:欧美2%-18% 我国:成都地区13.2% 南京市社区13.3% 痛风:欧美0.13%-0.37% 我国:南京市社区1.33% 其中男性占95%,初发年龄40岁以后 国内报道,17.2%的痛风发病年龄小于40岁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升高,但无任何临床症状的状态。 男性210-416umol/L(3.5~7.0 mg/dl) 女性150-357umol/L(2.5~6.0 mg/dl) 血尿酸≥416umol/L为高尿酸血症。 病人一旦出现关节炎、痛风石或尿酸性肾结石等临床表现,即标志着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终止。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 诱发因素有饱餐、饮酒、过度疲劳、紧张、关节局部损伤、手术、受冷受潮等。 典型的表现是凌晨痛醒,疼痛进行性加重,如刀割样或咬噬样,于24~48 h达到高峰,关节局部发热、红肿、明显触痛,酷似关节急性感染的表现 3.间歇期痛风 一生中仅发作一次 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有数月至2 年的间歇期,且随着病情的进展痛风发作的间歇期逐渐缩短。 不防治:每年发作频次增加、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且受累关节增多,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进行性软骨和骨侵蚀、痛风石沉积、继发性骨关节炎和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 4.痛风石 尿酸盐反复沉积使局部组织发生慢性异物样反应,沉积物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称为痛风石。 慢性的标志 多数患者起病10 年后才出现。 肾脏症状 大约1/3患者在痛风病程中出现。 ①尿酸盐肾病:早期临床表现为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累及肾小球后临床表现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相似,主要为血尿、蛋白尿、腰痛、水肿、高血压等。目前认为孤立的高尿酸血症很少影响肾功能,但当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和慢性肾脏疾病时,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诊断 ACR急性痛风关节炎分类标准(1977年) 符合临床、实验室和X线检查等12 项中的6 项 间歇期痛风 为反复急性发作之间的缓解状态,通常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微的关节症状, 诊断依赖过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病史及高尿酸血症。 关节穿刺术:滑液分析和证实尿酸盐结晶的方法,目前被认为是在间歇期诊断痛风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治疗时间的长短及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与结晶的检出率相关,治疗时间长且高尿酸血症被控制时,结晶检出率下降。 慢性期痛风 病程迁延多年,高尿酸血症控制不满意。临床特点:痛风石形成或关节症状持续不能缓解。 结合X线或结节活检查找尿酸盐结晶, 此期应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肿瘤等相鉴别。 治疗 治疗的目的:及时控制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和降低血尿酸水平,以预防尿酸盐沉积、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物、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 (一)非药物治疗 1.膳食 ①热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②酒及饮料:严格忌酒,特别是啤酒。国内有学者报道,嗜茶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不饮茶者2.7倍,故提倡高尿酸血症患者少饮或不饮茶。 ③饮水:多饮水,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每日饮水应在2 000 ml以上。 2.避免诱因 ①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B1、B12、胰岛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烟酸、左旋多巴、环胞素A等。 ②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凉受潮、穿鞋过紧、关节损伤等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因素。 3.防治伴发疾病 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 (二)急性痛风的治疗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 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 痛风急性发作的24 h内口服秋水仙碱0.5 mg/h或1 mg/2 h,直至出现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药物副作用;③24 h总量达6 mg。 (三)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对于有痛风石、合并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 药物有两类: ①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龙、丙磺舒、苯磺唑酮) ②抑制尿酸生成(别嘌呤醇) 选择原则: ①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者,及尿酸排出减少或正常时,用排尿酸药; ②中度以上肾功能受损者,及(或)尿酸排出过多时,用排尿酸药会造成尿酸盐结石,加重肾损害,用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1.促尿酸排泄药 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 用药期间加用碱性药物,测定尿PH,根据PH 变化调整碱性药物用量,维持尿pH在6.5 左右。 2.抑制尿酸生成药 用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