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政府规制经济学
主讲教师:谢 地
主讲教师:谢 地
谢地2003年1月于上海朱家角镇
1.政府规制概论
规制(Regulation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
规制(Regulation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
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现某种
预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现某种
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与
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与
制约,主要通过规制部门对特定产业和微观经
制约,主要通过规制部门对特定产业和微观经
济活动主体进入、退出、价格、投资及涉及环
济活动主体进入、退出、价格、投资及涉及环
境、安全、生命、健康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
境、安全、生命、健康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
理(监管)来实现。政府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
理(监管)来实现。政府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
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Regulation, 是一个英语词汇。我国学者把它翻译为管制,或参照日本语的翻译方
Regulation, 是一个英语词汇。我国学者把它翻译为管制,或参照日本语的翻译方
法,译为规制。在中国语中,管制有强制、统制的语义,与Regulation政策作为政
法,译为规制。在中国语中,管制有强制、统制的语义,与Regulation政策作为政
府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规范和制约措施的含义有一定的距离,而日本语“规制”译
府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规范和制约措施的含义有一定的距离,而日本语“规制”译
法似乎更接近英文原来的词义。故本书使用规制的译法。相应地,把Deregulation
法似乎更接近英文原来的词义。故本书使用规制的译法。相应地,把Deregulation
翻译为规制放松或规制缓和。参见谢地:《从规制到规制放松:西方国家微观经
翻译为规制放松或规制缓和。参见谢地:《从规制到规制放松:西方国家微观经
济干预政策走势与我国公共经济政策的选择》,《当代经济已经》1998年第2期。
济干预政策走势与我国公共经济政策的选择》,《当代经济已经》1998年第2期。
1.1 政府规制与规制经济学理论研究
A 政府规制的产生
A 政府规制的产生
政府规制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演进的结
政府规制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演进的结
果。
果。
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管
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管
得最少的政府一度被认为是最好的政
得最少的政府一度被认为是最好的政
府,政府甘当“守夜人”,采取自由放任
府,政府甘当“守夜人”,采取自由放任
的政策,不仅很少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的政策,不仅很少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而且在宏观层面,也鲜有调控总量和结
而且在宏观层面,也鲜有调控总量和结
构的政策出笼。
构的政策出笼。
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不是万能的,存在
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不是万能的,存在
一系列的功能缺陷和不足。比如:
一系列的功能缺陷和不足。比如:
从微观经济运行看,在竞争的过程中,
从微观经济运行看,在竞争的过程中,
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会自发导致
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会自发导致
垄断的出现,损害资源配置效率;
垄断的出现,损害资源配置效率;
某些行业的经济技术特点造成一家企业
某些行业的经济技术特点造成一家企业
满足全部市场需求的自然垄断状况,市
满足全部市场需求的自然垄断状况,市
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在许多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由于信息
在许多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由于信息
不对称的广泛存在,某些微观经济主体
不对称的广泛存在,某些微观经济主体
在利益的驱使下,经常做出有损社会和
在利益的驱使下,经常做出有损社会和
公众利益的行径,如环境污染、假冒伪
公众利益的行径,如环境污染、假冒伪
劣等等,会严重损害社会经济的有序进
劣等等,会严重损害社会经济的有序进
行,威胁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