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享内容 什么是校本课程? 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 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如何有效的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影响学校育人目标达成的重要变量; 影响学校教育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受设计者的思想支配,是设计者综合思考后的决定; 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有效地实现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概述 综合来说,校本课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态 ,主要由校长和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开发的课程。 为了学校: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调节、补充与拓展; 关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不是外部专家,是基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特点; 在学校中:学校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课程要面向全国,故容易导致与地方教育需求脱节。主要面向所有学校,所以容易与学校办学条件脱节。它要面向全体学校教师,容易与学校教师脱节。容易与学科发展脱节,因为国家课程的编制周期和修订周期间隔较长,教材陈旧和知识老化就在所难免。 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特点,更能适应教师水平,更有利于调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参与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反映: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得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在观念及行为上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实施校本课程,面临着学校文化的改造与重塑。 校长不仅是行政领导,而且成为课程设计的领导与参与者;学校机构的角色与功能相应也发生变化; 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学生不仅是单纯的学习者,还是课程的设计者和评价者;教师不再只是教学生,还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的多种模式 目标达成模式:以泰勒为代表,主张课程开发要遵循目标达成,依照预先确定的目标进行设计。 过程互动模式:以斯腾豪斯为代表,主张课程开发要注重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生成。 情境模式:以斯基尔贝克为代表,主张课程开发首先要从分析情境入手,根据具体情境开发课程。 过程模式 斯滕豪斯由此认为,人文学科课程与教学应遵循以下五条程序原则。 1.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 2.教师在教有争议的内容时,要提出中立的准则。例如,教师不把提出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师责任的一部分。 3.在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的方式,主要方法应是讨论,而不是讲授。 4.讨论时应保护参与者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致意见。 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应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 情境模式 OECD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吴刚平) 需求主导模式:学生喜欢什么? 条件主导模式:学校能做什么? 目标主导模式:学校想要什么?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 1. 评估现状 对学校文化的现状评估应当如何做? 如何了解教师能否进行校本课程设计? 调查教师的时间安排 调查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设计的知识、能力基础 怎样将学生与家长的智慧纳入校本课程? 3.工作分配 组建相应的课程委员会,听取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学生等对校本课程的看法; 进行职能分工。 4.形成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规划的基础(必要性与可能性); 总体目标; 课程结构与门类; 实施与评价的建议; 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方案 1.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即学校教育哲学(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当前可得到的资源(人力资源:教师、家长、社区成员、专业人员等和非人力资源: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与信息等)三大问题研究结果的描述与分析; 2.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即依据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和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经集体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校本课程方案 3.课程结构与门类,包括校本课程的类别与门数,每门课程的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 4.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为教师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提供一些相关的政策或行动指南; 5.保障措施,即明确来自组织、制度、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课程开发步骤 澄清学校的培养目标 识别情境中的课程需要 目标的确定与陈述 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实施的技巧与创新 评价的使用与改进 现场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课程元素) 清晰的目标(期望学生到哪里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