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讲座将主要探讨的问题;一、迅猛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一、迅猛发展中的信息技术;2012-2013年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一、迅猛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一、迅猛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一、迅猛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一、迅猛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一、迅猛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概念;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概念;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概念;三、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获得的所有信息的94%, 充分说明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教学让幼儿看到丰富的画面, 听到真切的声音, 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 比单一的教师讲课强得多, 支持了幼儿对学习知识的获取。
;有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率时发现, 对同样的学习内容:
只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的70%, 3天后则下降为10%;
只用视觉, 3小时后能保持72%, 3天后降为20%;
听觉和视觉同时运用, 3小时后能保持85%, 3天后可保持65%。
上述结论表明, 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 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率。
因此, 多媒体教学给幼儿提供了多种感官参与的外部刺激, 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而且还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有关理论;1.视觉教学理论
美国视觉教育专家霍本、韦伯(J.J.Weber)等人在20世纪30、40年代,通过对当时兴起的视觉教育的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视觉教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有三个方面:
第一,视觉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材料相比,能够提供具体的、有效的学习经验。
第二,为更科学有效地运用不同的视觉媒体,应该对其进行分类,而分类的依据应是媒体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
第三,视觉教材的使用应与实际课程有机结合。
;2.视听教学理论
美国视听教育专家戴尔于20世纪60年代在视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视听教学理论。“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戴尔“经验之塔”的主要特征,是以塔形构造将学习的形式(或称获得经验的手段)分成若干种类,并按某种规律将它们排列起来。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有关理论; 杨曦是个5岁女孩,在体操学校学体操,住韦老师家,当天通过学习认识了“休息”2个字,韦老师想使杨曦更进一步理解“休”这个象形字,进行了如下对话。
韦老师:“休”字左边是什么?你能写出来吗?
杨曦:写出了“亻”。
韦老师:你会写“人”字吗?
杨曦:写出了“人”字。
韦老师:看看你写出来的“亻”这个符号和“人”字长得像吗?
杨曦:像。
韦老师: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杨曦:“人”是一撇一捺,“亻”是一撇一竖。
韦老师:你说得对,它们是长得很像,所以大家把“亻”这个符号叫做“单人旁”,意思是“有1个人”。明白了吗?
杨曦:明白了。;韦老师:如果你奶奶干活累了,她会坐下来吗?
杨曦:她会坐在椅子上。
韦老师:椅子是用树做的吗?
杨曦:是。
韦老师:坐在椅子上舒服吗?
杨曦:舒服。
韦老师:当我们感觉累了的时候,会坐在椅子,我们的背会靠着椅子,这时我们会感觉很舒服。我们靠着椅子坐,就像一个人靠树坐着一样舒服。所以,“休”字就是左边的“人”觉得累了就靠着右边的“木”,这样他就觉得舒服了,这就是“休”字的意思,也是“休息”的意思。
杨曦:哦,知道了。;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有关理论;信息技术能够调动幼儿的多感官参与,运用有趣的图形、悦耳的声音、生动的画面等形式将教育过程中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和易于理解,这与幼儿的认知需要非常吻合。
互联网又可以给幼儿和教师提供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和提供动态的教学帮助,实现资源共享。; 拓展:“休”字教学设计,来源于对苏格拉底讨论教学法的尝试,不同的是用在了认知领域。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或者“问答法”。; 他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奥赛中的数学方法.pptx
- 信息窗-解简易方程.ppt
- 信息化建设方案.ppt
- 信息化建设规划.ppt
- 信息化教学大赛PPT.pptx
- 信息化总体架构.ppt
- 信息及其特征公开课.ppt
- 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全部课程PPT课件.ppt
- 信息技术-初中-Excel-认识-电子表格课件.ppt
-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精).ppt
-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高考仿真卷数学试卷含解析(1).doc
- 2 腊八粥(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ptx
- 柳州市柳江中学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河北省任丘一中高三一诊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朝阳陈经纶中学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山东师大附属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苏州高新区一中高考数学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