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 (打一植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比喻)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构成 分类 本体 喻词 喻体 明喻 有 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 有 暗喻 有 是、成、变成、 成为、当作、化作 有 借喻 无 无 有 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对同一本体从不同角度、不同相似点进行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二)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的性格很像他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 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三)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如 :1、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2、毛泽东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的讲话:“同志们!别看我们现在的队伍人数还很少,力量还很小,但‘小’并不是没有希望的。我们现在就像一块‘小石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奋斗,壮大我们的队伍,我们就一定能够砸破蒋介石这个‘大水缸’ 。” 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复杂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拟人的作用 (1)色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 (1)特征代本体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2)专名代通称 例如:新时代涌现出好多雷锋。 (3)部分代全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4)名称代本体。 例:我买了一台“康佳”。 (5)材料代该事物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6)借作者代著作 如:读点鲁讯 (7)借产地代替事物 如: 给客人沏杯龙井 (8)具体代抽象如: 枪杆子里出政权 借代 借代的类别: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 ②简洁、精炼。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 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其一,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即: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代)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 的厚障壁了.(借喻)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比拟的词往往是修饰用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比喻的词往往就是名词。。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仿的事物) 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例①:河岸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 例②:河岸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注意的问题1、比喻 ⑴比喻必须鲜明地表达出思想感情 ⑵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事物(3)做比喻的事物要常见、易懂(4)比喻要力求做到新鲜、生动2、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技术-初中-Excel-认识-电子表格课件.ppt
-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精).ppt
-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ppt
- 信息技术海边的危险生物僧帽水母.pptx
-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pptx
- 信息技术-键盘的使用.ppt
- 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美化文字》PPT课件.pptx
-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pptx
- 信息鉴别与评价.ppt
- 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ppt
-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高考仿真卷数学试卷含解析(1).doc
- 2 腊八粥(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ptx
- 柳州市柳江中学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河北省任丘一中高三一诊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朝阳陈经纶中学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山东师大附属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苏州高新区一中高考数学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