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名 著 评 点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二,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另一
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在先秦,除孔孟、老庄外,管子、荀子、商鞅、韩
非、宋钘、尹文、墨子等人都有自己的学说体系,不过在秦汉以后都衰微了。
儒家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老庄思想则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点,
注重天道自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中,一般说来,儒家思想构成其现实
层面,道家思想构成其超越的层面,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
在张力和基本构局。
道家创始阶段以老子为代表,以 《老子》一书为中心,称为老学。道家
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庄子对老学的创造性继承和整体性超越,使老学真正
发展成一个大的道家学派,而与儒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 《庄子》一书是
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著作,基本上可以看作一家之言。《庄子》及对《庄子》
文字、义理的注释和阐发构成了一门与老学同中有异、自成体系的学说——
庄学。庄学作为道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在中国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庄学继承老学而又不同于老学,把老学引到一个新的方向,开辟了道家
精神的新天地。庄学也以 “道”为其哲学的最高概念,也崇尚自然无为,反
对礼乐制度,强调顺任自然,倡导素朴虚静。然而庄学的 “道”与老学又同
中有异。庄学的 “道”既具有客观世界的本原的意义,更具有主体的最高的
认识境界的意义,因而带有更强的主体意识。庄学认为对道的认识和体验,
目的在于将人的精神引向一个无差别对待的理想境界,使之获得自由。如果
说老学仍有其执着于现实,关注社会政治,因而甚至被人们视为 “君人南面
之术”的话,那么庄学则纯然是关注个体的生命和自由,它要解决的主要问
题是如何解除社会政治乃至文化对个体心灵的桎梏与遮蔽,实现精神的内在
超越。如果说老子表现出更多冷峻而理智的思考,较少感情色彩和形象刻画
的话,那么庄子则是感情奔放的艺术家。庄子的理想人生是艺术的人生,他
表达思想的主要方式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寓言故事。 《庄子》一书恣纵而
连犿无伤,寄言出意,耐人回味,确是哲理与艺术的结晶。
庄学最先发生较大影响的对象是汉初的 《淮南子》。《淮南子》是汉初
道家思潮的理论结晶,其 《俶真训》借用了《齐物论》的文字,其《齐俗训》
也继承了 《齐物论》齐同异的观点,另外像人性各有修短,人性和愉宁静,
治万物应顺其性,因其俗以达乎性命之情,养生以养神为主,至人、神人、
得道之人的逍遥脱俗等等,也都来自 《庄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
后,儒显而道隐,尽管庄学在官僚和学者中仍有影响,如 《汉书·叙传》记
载 “(班)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庄)之术”,但是总的说来终汉一朝庄
学被谈论甚少。
一直到魏晋时期,大畅玄风,沉寂达数百年之久的庄学得以借玄学而复
兴。竹林七贤中的领袖人物阮籍、嵇康托好庄学。阮籍作 《达庄论》,嵇康
作 《养生论》,他们强调顺任事物的自然本性,反对礼法制度对人性的戕残,
嵇康甚至声言“非汤武而薄周武”,号召“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
阮籍认为“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礼法成为“天
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 (《大人先生传》嵇康亦认为君王“宰割天下以奉其
私”“矜威纵虐,祸崇丘山”,弄得“丧乱弘多,国乃陨颠”(《太师箴》)。
他们都向往庄子所描绘的“至德之世”,同时也都羡慕庄子式的逍遥与超越。
庄学所特有的批判现时政治异化与文化偏向的品格在阮籍、嵇康的身上得到
重现。
在这一时期注 《庄子》的人日众,竟达数十家之多,其中向秀、郭象解
义 《庄子》,构筑了一套结构严密的新庄学体系。向、郭解义的《庄子注》
发明奇趣、妙演奇致,一问世便造成很大影响,以致 “儒墨之迹见鄙,道家
之言遂盛焉” (《晋书·向秀传》),把正始之音演绎到一个新的高度,成
为后期玄学的代表及整个玄学的高峰。向、郭玄学可称之为独化论,其要点
是: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万物 “独化于玄冥之境”;万物之间
皆自为而相因,只要“性足自得”,则万物的差别便可以看作没有差别;理
想人格为 “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的圣王;名教即自然,
“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各自足其性,便“无往而不逍遥”。
向、郭的独化论脱胎于庄学,发展了庄学的内圣外王之道,但它把庄子的“至
德之世”由远古拉回到现实社会,对等级秩序持肯定态度,把庄学 “游世”
的逍遥变为 “随俗”的逍遥。它继承庄学破除心灵的桎梏与遮蔽实现精神的
内在超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黄金游戏(四)--看懂阴阳线].占豪.pdf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希望从绝望深处迸发-存在主义文学.pdf
- 超穷数理论基础文稿 格奥尔格·康托.pdf
- 狄青演义(第02部).pdf
- 电磁干扰排查及故障解决的电磁兼容技术.pdf
- 古典文学-传世名著—白话仙佛奇踪 洪应明.pdf
- 古典文学-传世名著—白话左传 杨伯俊等译.pdf
- 古典文学-传世名著—传世名著百部—(第34卷)温公家范 治家格言 郑板桥家书 郭超、夏于全.pdf
- 古典文学-诸子百家—孟子全译 鲁国尧 马智强 译注.pdf
- 古典文学-诸子百家—庄子译注 刘建国等.pdf
- 民法典合同编的重要发展和创新.docx
- 2024-2030年中国防静电膜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中国皮卡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docx
- 2018-2024年中国电力载波通信建设市场评估分析及发展前景调研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绿色电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输变电设备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docx
- 中国无线电罗盘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碳中和背景下电网企业的碳市场参与浅析.docx
- 房地产项目开发全流程图.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