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政治学原理 2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学原理 沈文莉副教授 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 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及《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书》 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自考教材 学术期刊 《政治学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 网站: 中国政治学网 /index.asp 政治学研究网 中国数字化期刊:85/szhqk/index.html 中国期刊网 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 国家与阶级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变革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与民族 国家统治形式 政治统治体系 国家机构 政党 领导与决策 相关课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公共政策分析 国际政治 公共行政学 西方政治制度 公共决策分析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政治文化导轮 教学与考核 重点讲解教材上的难点和重点 适当介绍当前学术界的新观点 运用相关理论研究时政课题,写作小论文 课堂讨论有争议的问题 期末考试以教材知识基本点和重点为主(70%) 平时作业以拓展研究为主(20%) 期中测试(10%) 绪 论 绪 论 政治的含义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发展历史 政治学的研究的方法 1、政治的含义 汉语词源词义 政:国家大事,治国之道 治:治理,管理,太平 1)偏正结构 2)联合结构 使用的语境 1)讲政治:意识形态,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 2)政治解决国际纠纷:按照国际法规范以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3)经济建设是当前最主要的政治:方针路线纲领 4)办公室里的政治:权谋 5)贾府里的政治:斗争 历史上思想家的解释 道德角度:是最高的道德活动,通过道德和智慧的政治领袖来进行统治,实现理想的政治目的 儒家的 “德治”“仁治”“大同”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权术角度:是权力争夺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法家谋、略、术 15世纪意大利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法律角度: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过程就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奥地利]凯尔逊 《法律和国家的一般理论》 管理角度:是 “管理众人之事”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权威分配说:是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1950年以来流行于西方,美国戴维?伊斯顿的《政治体系》 参考:施米特《政治的概念》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政治的概念》,刘宗坤译,载舒炜编:《思想与社会》第二辑《施米特:政治的剩余价值》,21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政治即是划分敌友。 施米特认为,“朋友与敌人的划分表现了最高强度的统一或分化,联合或分裂”。“一切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活动均可诉诸这种划分”。敌友划分不可超越且不容否认,“政治的极致也就是那些明确无误地把敌人确认为敌人的时刻”,“如果这种划分消失了,那么政治生活也将随之彻底消失”。 毛泽东:政治就是阶级斗争。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 政治的含义: 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有阶级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权为核心的阶级关系和人民内部的全局性关系。 1 .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 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 4. 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是研究有阶级社会以来,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国家政治、国家制度,国家活动及影响国家活动的各种政治力量和政治斗争,研究历史上各个阶级夺取、建立、巩固、运用、参与控制政权的经验,研究国家兴亡盛衰的规律,研究治国的理论,政策和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学说史) 中国政治 比较政治 公共政治 行政管理 国际政治 2、政治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儒(孔孟) 孔子主张礼治,为政以德; 孟子主张仁政,王道 “政法德礼” 综合运用 保守主义 法(韩非子) 主张霸道,以法治国; 讲究法术;严刑峻法 道(老庄) 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治; 小国寡民 参考:孔子的政治思想 一、孔子的政治理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总纲是“克已复礼” 三、孔子仁学的基本内容 四、孔子仁学的来源和关于“仁”学的历史考察 五、孔子的“举贤”主张和人才学思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