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征
摘要: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写作时间超过三十年,在音乐的风格和精神内容上,都被看作贝多芬的音乐自传。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与前人相比,具有更宽广的表现力、更突出戏剧性的音乐效果。钢琴演奏的音域扩大了,力度的对比增强了,手指的技巧提高了,而且还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第十四首《月光奏鸣曲》处处散发惹人遐思的美感,其中却藏着我们难以体会到的悲剧内容。这部好听而难懂的作品在所有乐曲里享有“最罕见、最优先的特权”。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艺术特征,风格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钢琴演奏的套曲,它是欧洲古典音乐中常用的大型、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这种乐曲形式经过二百多年历史的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结构。它们大都是由三四的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慢板,第三乐章为快板;或者是: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第四乐章为快板。在速度上,各乐章之间形成了“快—慢—快”的对比。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与前人相比,具有更宽广的表现力、更突出戏剧性的音乐效果。钢琴演奏的音域扩大了,力度的对比增强了,手指的技巧提高了,而且还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间,其各时期又有它特定的风格。
早期钢琴奏鸣曲,也就是模仿或吸收的时期,从年轻时的作品直至1802年 。
波恩时期(1783年出版):降E大调奏鸣曲、F小调奏鸣曲、D大调奏鸣曲。维也纳(1796~1799年): 奏鸣曲Op.2, No.1(F小调)、No.2(A大调)、No.3(C大调,1796年出版);奏鸣曲 Op.7(降E大调,1979年出版);奏鸣曲Op.10,No.1(C大调)、No.2(F大调)、No.3(D大调,1798年出版);奏鸣曲Op.13(C小调,1799年出版);奏鸣曲Op.14,No.1(E大调)、No.2(G大调,1799年出版)。维也纳时期(1801~1802年):奏鸣曲Op.22(降B大调,1802年出版);奏鸣曲Op.26(降A大调,1802年出版);奏鸣曲Op.27,No.1(降E大调)、No.2(升C小调,1802年出版);奏鸣曲Op.28(D大调,1802年出版)。
贝多芬在31岁(1801年)以前写的钢琴奏鸣曲往往遵照海顿和莫扎特遗留下来的古典形式。然而逐渐地随着他天才的成长,他的独创性纵情于寻求更多的自由,并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根本变化。
在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中,他逐渐丢弃了小步舞曲,这是组曲中幸存下来的最后成员。贝多芬经常用谐谑曲,一个活泼、随想的乐章来取代小步舞曲。有时,他完全省去了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写成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在许多情况下,贝多芬重新安排各个乐章。在《降A大调奏鸣曲》(Op.26)中,一首葬礼进行曲成为第三乐章,而第二乐章是谐谑曲,通常第一乐章的快板是一首主题和变奏曲。《“悲怆”奏鸣曲 》(Op.13)的Allegro Molto(很快的快板)前面有十分扩展的慢的“二部曲”歌谣曲序列。奏鸣曲Op.27,No.1的第二乐章是Allergro(快板),而Op.27,No.2的第一乐章是非常抒情的Adagiosostenuto (稍慢的柔板)。
在贝多芬的笔下,奏鸣曲的宗旨和精神开始改变。它不仅优雅和精致,而且很快有了更加严肃的创作意图。贝多芬的每一首奏鸣曲,根据作曲家的音乐支配,为听者揭开了一种个人的感情—英雄的、欢乐的或悲剧性的。主题的对比,好象戏剧中的主人公所担任的角色,有力地表达着贝多芬音乐中的种种强烈感情。他的奏鸣曲的内在涵义上所形成的变化,在他最早出版的奏鸣曲中已开始形成,其中他对海顿和莫扎特的传统公式赋予了新的意义。
车尔尼说贝多芬在一种十分热情的心境下写了《降E大调奏鸣曲》(Op.7,1796年创作)。它是一部杰作,十分完整,每个最小的细节都是完美的,是真正体现他伟大天才的第一首奏鸣曲。第一乐章十分宏大,展开部的写作构思非常完整。而突然出现的C大调段落是一种意外的惊喜。C大调慢乐章需要有完美的节奏意识。第四乐章是这一形式中登峰造极的里程碑,可以说,它从未被超越过。
1798年出版的Op.10,包括三首他早期创作中十分有代表性的奏鸣曲,它们表现出对已有创作规则的尊重,但被这位伟大作曲家的进步观点所修正。但在当时这些奏鸣曲被某些评论家视为太实验性,甚至使人困惑。贝多芬以多种不同的外观呈现同一主题的倾向迷惑了他的同时代人,但他终身继续这种做法。当时被认为混乱的,事实上是精确的组织。
Op.10的三首奏鸣曲中,第三首D大调最精彩,它展示出一个高度创造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