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企业角度解读物联网
杨运平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公司
副总设计师
2010年9月8 日
目 录
一. 解读物联网
二. 典型应用案例
三. 几点感想
解读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
称IOT,顾名思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网络连接
起来,实现任何物体、任何人、任何时间、任
何地点(4A)的智能化识别、信息交换与管理。
也有将物联网理解为Intelligent
Interconnection Of Things(IIOT),体
现出了“智慧”和“泛在网络”的含义。
物联网的本质
物联网的本质就是将IT基础设施融入到物
理基础设施中,也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
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
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
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实现实时的、
智慧的、动态的管理和控制。
解读2. 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水平
温家宝总理09年4次提到物联
网,物联网目前已成为国家五大战略
性新产业第二,由此可见中国对物联
网的重视程度。
然而,虽然我国在物联网的研究方面,与美国、欧
盟、日本和韩国等具有同发优势,享有国际话语权,但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基础网络设施、核心技术掌
握上,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
解读3. 物联网之理解
物联网不仅
物联网不仅
仅是一个网
仅是一个网
络,更是一
络,更是一
个平台,一
个平台,一
个应用,或
个应用,或
者说是一个
者说是一个
带有节点和
带有节点和
内容的网络。
内容的网络。
解读4. 物联网之“虚实”
不同观点一 物联网概念不清晰,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应
用少,商业模式缺乏,是炒作,是忽悠。
不同观点二 物联网是“新瓶”装“旧酒”。
物联网被热炒的同时,持有以上观点的人不在少
数,甚至认为温总理都是被忽悠了。实际上,任何一种
新技术的出现,都不会是凭空出现的,物联网就是在互
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抽象提高”,既有量变的成
份,也有质的飞跃。
物联网与互联网相比,其本质差异是物联网强调了信息的自动
提取。
解读5. 物联网之传感器
物联网强调的是信息的自动提取,而信息的种类可
概括为:
①传统的物理量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
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
②广义的物理量传感器,如用电量、用气量信息提
取传感器、光纤震动传感器、位置信息传感器等;
③化学量传感器,如监测空气成份、河流水质量以
及饮用水质量等构成的传感器等;
④ “图像”信息采集传感器,用于视频监控、智能家
居、模式识别等。
解读6. 物联网之标识技术
物体标识是信息自
动感知的前提,RFID
被公认为物体标识未来
的唯一选择,尽管条码
和二维码标识还会存在
一段时间。
解读7. 物联网之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催熟了物联网之应用。互
联网、2G、3G移动通信网、WiFi、WiMAX接入网、
Zigbee、Mesh传感网以及广播网等,构成了无处不在、
广泛应用、相互补充的泛在网络。多种网络技术的共融
互通,是物联网应用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解读8. 物联网之中间件技术
物联网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①存在“四多” 问题——传感器数量多、读写设备多、识读点多、硬件
设备品种多;
②缺乏对物联网系统的有效管理,设备维护困难;
③系统可扩展性、可复制性差。
物联网中间件就是帮助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物联网应
用中的关键软件部件,是衔接相关硬件设备和业务应用的桥梁。
目前,对物联网中间件比较普遍的分类是两类:一类是传感数
据采集中间件,完成传感数据从相关硬件设备的采集、过滤和合
并;另一类是传感数据管理中间件,完成传感数据的存储、维护、
访问和聚合。
解读9. 物联网之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