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学寄生虫复习(重要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7 医学寄生虫复习重点(重要笔记) (一)总论 1、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宿主关系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2、共生(symbiosis):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生物学现象包括共栖、互利共生、寄生。 3、寄生(parasitism):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关系 4、机会性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繁殖力及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的寄生虫 5、宿主类别: ①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②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③保虫宿主:有些蠕虫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种类的脊椎动物。 ④转续宿主 6、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直接型、间接型。 7、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⑴机械性损伤:①直接损伤组织;②堵塞腔道;③压迫组织; ④破坏寄生的性别 ⑵化学毒物作用和免疫病理损害 ⑶夺取营养 8、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lzing immunity):即寄生虫感染后仅能诱导部分的保护性免疫,但不能消除体内全部寄生虫;当用药物清除体内的原虫后,适应性免疫也就逐渐随之消失,又称带虫免疫(premunition)。 9、为什么寄生虫能够生存在具有免疫力的机体内而不被清除? 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有些寄生虫在免疫的宿主体内生存、发育和繁殖,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的攻击。 ⑴抗原变异 ⑵分子模拟 ⑶免疫抑制 ⑷寄生部位的隔离 10、感染期(infectIve stage):寄生虫生活史中能感染人体的阶段称为感染期 11、世界范围内5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 利什曼病、锥虫病 中国5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 钩虫病 12、机会致病寄生虫:刚地弓形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卡氏肺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 13、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 borne parasitic diseases):指由于吃了寄生虫感染阶段的食物而感染的一类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带绦虫病、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布氏姜片吸虫病、弓形虫病、广州管线虫病、包虫病 14、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⑴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被寄生虫污染的环境。 ⑵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寄生虫离开传染源后,经由传播途径侵入新的易感宿主的全过程。 侵入人体的途径:经口途径、经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感染、经胎盘感染、自身感染、其他 ⑶易感人群 15、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c zoonoses):可在人和动物间传播的寄生虫 16、寄生虫病防治基本措施: ①消灭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者 (二)医学原虫学 一、叶足纲 溶组织内阿米巴结合其生活史说其致病与诊断: 二、鞭毛虫纲 1、蓝氏贾第鞭毛虫致病机制:吸附于小肠粘膜表面的大量滋养体机械阻隔作用影响吸收功能 2、阴道毛滴虫致病机制与传播方式:虫体消耗阴道内的糖原,阻碍了乳酸杆菌酵解作用,使乳酸生成减少,阴道内pH转为中性甚至碱性,从而破坏了“阴道自净作用”。途径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直接传播通过性交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间接传播途径通过公共浴池、游泳池、浴具等 三、孢子虫纲 1、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过程: ⑴红细胞外期:①子孢子雌性按蚊叮咬人;②子孢子进入人体;③肝细胞内裂体增殖,形成裂殖体;④肝细胞胀破,释放裂殖子; ⑵红细胞内期:⑤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⑥在红细胞内裂体增殖,胀破红细胞,释放裂殖子; ⑶配子形成期:⑦部分裂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裂体增殖,而发育分化成雌、雄配子体, 2、疟疾发作机理和表现: 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胀破红细胞——释放裂殖子、疟原虫产物(疟疾毒素,虐色素除外)红细胞碎片——激活巨噬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作表现)周期性寒战(发冷)、发热(高热)、出汗(退热) 3、疟疾贫血的机理和性质: 性质:溶血性贫血 疟原虫造成的贫血原因有: ①红内期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程度最重; ②脾功能亢进,疟原虫感染可造成脾肿大,引起脾功能亢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大量吞噬被疟原虫感染的和正常的红细胞; ③免疫溶血,如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自身抗原暴露,产生自身抗体,溶解红细胞。如,粘附在红细胞膜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溶解红细胞;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