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弄璋镇姐帽小学 线赛保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教材第85页的例4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经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学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激一激 (预计2分钟)
1. 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小蚂蚁和小蜗牛分别沿着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路线跑步,它们跑完了一圈。谁跑得远些? 同学们,谁知道怎样计算?
2. 揭示课题并板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明确学习目标: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
二、想一想(预计5分钟)
【自探1】 想一想什么是周长。(完成随堂笔记一)
【 自探2 】认真自学课本85页的例4。(完成随堂笔记二)
三、议一议(预计10分钟)
1. 对子议:交换导学案,针对自探成果相互检查导学案完成的情况、订正并进行交流。(预计2分钟)
2. 小组议:学习组长组织讨论交流:在自学和对子议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预计2分钟)
3. 小组预演:学生抽签,学习组长负责结合展示方案讨论交流,分工预演做好组内小展示。(预计6分钟)
四、讲一讲
【方案预设一】例4中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
学生可以根据例4写出不同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学生质疑、补充和点评。
3.汇报展示后教师对知识进行总结并利用课件展示
得出结论:
方法一:6 + 4 + 6 + 4=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 长+ 宽
方法二:6× 2 + 4×2=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长×2 + 宽×2?
方法三: (6 + 4) ×2=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 + 宽)×2
4、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时候,我们有不同的方法,那么你认为哪一种最好记又好计算呢?
[让学生体会计算长方形周长方法的多样性,并体会最优策略]
【方案预设二】例4中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
1.学生可以根据例4写出不同的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学生质疑、补充和点评。
3.汇报展示后教师对知识进行总结并利用课件展示
方法一:5+5+5+5=20(厘米)
方法二: 5 × 4=2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边长×4
【方案预设三】用文字概括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说说是怎样想的)
(完成随堂笔记三)
五、练一练(预计6分钟)
求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3分米 8厘米
6分米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1圈,要跑多少米?
3.一个养鸡场是个长方形,它的一条长边是砖墙,其它边是用篱笆墙围成的,已知长是18米,宽是10米。问,篱笆墙总长有多少米?
六、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 长+ 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长×2 + 宽×2 =边长×4
=(长+宽)×2
八、课后反思:
八、课后反思:
我班的学生很喜欢用“真爱315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说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能口、手、脑相结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会想睡觉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计算图形周长中的一种特例,它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总结而获得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公式─例题─习题”的教学结构模式,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想出了“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长×2+宽× 2”,“长方形周长=(长+宽)×2”三种策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通过小组交流,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较与取舍。验证了刚才的策略是否合理,同时又从中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既要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但又不应该追求任何强制的统一。真正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在这次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多,对学生的激励不够。二是让学生发言的时间不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件.ppt.ppt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解决问题》 睢县匡城乡中心小学 史新菊.ppt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解决问题》.ppt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策略(练习课)》教学设计.doc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解决问题(实际应用)》教学设计.doc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策略(练习课)》课件.ppt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课件.ppt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认识、比较几分之一》教学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