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流通行业税务风险控制与税收筹划
工资薪金的节税操作方法 [案例分析]:企业一职工拿到18000元年终奖 金,该如何缴税? [解析]:18000/12=1500(元) 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18000×3%=540(元) 税后的奖金额=18000-540=17460(元) 如果该职工拿到的奖金额为18600元呢? 同样的道理:18600/12=1550(元) 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18600×10%-105=1755(元) 税后的奖金额=18600-1755=16845(元) [分析]:你察觉到什么奇怪的现象? 年终奖金发放的节税方法 结论:年终奖金的漏洞 无效区间 (18000,19283.33] (54000, ?] (108000,?] (420000,?] * 基本工资与年终奖金的权衡 某股份公司总经理税前收入24万元(不含三险一金),如何使个人所得税支出最小化? 比较分析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按月平均发放 【方案二】:每月9000元,剩余作为年终奖 【方案三】:每月12500元,剩余作为年终奖 【规律分析】:节税规律? * 基本工资与年终奖金的权衡 【方案一】:按月平均发放 应纳税额=【(240000/12-3500)×25%-1005】 ×12=37440(元) 【方案二】:每月9000元,年终奖132000元 应纳税额=【(9000-3500)×20%-555】 ×12+(132000×25%-1005)= 38535(元) 3.2.1购买价格是否包括税款的涉税风险 【案例】一种钢材,售价1万元每吨的与售价1万元每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含税价格,后者不含税。生产型企业作为买家,按1万元的含税价格购买,支出1万元,可以抵扣1453元的进项税,实际成本是8547元;按1万元的不含税价格购买,直接支出11700元,可以抵扣1700元的进项税,实际成本1万元。 10000-8547=1453元(节省成本) 1700-1453=247元(多抵247元) 相对节约1453-247=1206元 显然对买家来讲,含税价更有利。 其实,通过对以上的案例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样的价格条件下,价格含税对买家有利,对卖家不利;价格不含税对卖家有利,对买家不利。 3.2.2善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87号) 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的交易,销售方使用的是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专用发票,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方名称、印章、货物数量、金额及税额等全部内容与实际相符,且没有证据表明购货方知道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对购货方不以偷税或者骗取出口退税论处。但应按有关规定不予抵扣进项税款或者不予出口退税;购货方已经抵扣的进项税款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税,应依法追缴。 购货方能够重新从销售方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出的合法、有效专用发票的,或者取得手工开出的合法、有效专用发票且取得了销售方所在地税务机关已经或者正在依法对销售方虚开专用发票行为进行查处证明的,购货方所在地税务机关应依法准予抵扣进项税款或者出口退税。 如有证据表明购货方在进项税款得到抵扣、或者获得出口退税前知道该专用发票是销售方以非法手段获得的,对购货方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3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的补充通知》(国税发[2000]182号)的规定处理。 3.2.3取得虚开增值税普通与专用发票的涉税风险 3.2.4进口货物或劳务取得发票或完税凭证的风险 3.2.5取得发票的时限风险及控制 3.3供货企业身份不同(增值税纳税人与非增值税人) 【案例1】北京首钢集团位于石景山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3%。2012年3月计划外购一批货物。假定该批货物当月全部销售,售价为50万元。在购货时有下列三种方案: 方案一: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该货物不含税价为40万元,增值税为6.8万元。 方案二: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入,由税务机关按3%的征税率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价格为39万元,增值税款为1.17万元。 方案三:从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取得普通发票,价格为39万元。 问题:企业选择哪个方案? 【案例分析】 计划成交价格-计划成交价格/(1+征收率或零) ×征收率或零×(1+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率)=标准成交价-标准成交价/(1+采购物品的增值税率) ×增值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