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学绪论及岩浆岩 2)岩石化学方法 3)实验岩石学方法 1、岩浆作用 何为岩浆作用? 2、岩浆岩 3、岩浆岩的特征 * * 绪论 一 岩石及岩石学的概念 二 岩石的分类 三 岩石学的研究方法 一 岩石及岩石学的概念 1.岩石的概念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它是组成地壳及地幔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绪论 2.岩石学的概念 岩石学是地质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绪论 一 岩石及岩石学的概念 二 岩石的分类 三 岩石学的研究方法 二 岩石的分类 岩石的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1)岩浆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 三类岩石间的关系 绪论 一 岩石及岩石学的概念 二 岩石的分类 三 岩石学的研究方法 三 岩石学的研究方法 (一)野外地质学方法 主要是通过野外地质制图,剖面测制,对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时代、生成顺序、各类岩石的共生组合、岩相变化以及岩体与矿产的关系等应作详细的描述,同时作出初步分析和推论,还应采集适当的标本样品,以供室内进一步研究之用。 (二)室内研究方法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 1)岩相学研究 电子显微镜 图象分析 电子探针 等离子质谱仪 高温高压实验 第一节 岩浆与岩浆岩 一 岩浆的概念与性质 二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1、岩浆的概念 通过对古代火山岩和现在火山活动的观察与研究发现,火山喷发时,不但有气体、固态碎屑的爆发,同时还有炽热的熔融物质从火山口溢流出来。这说明地下深处有一种高温炽热的熔融物质存在并活动。在炽热熔融体中溶解大量的气体,可含也可不含悬浮固体(如晶体、晶屑、或岩块)。当炽热熔融体中含有固体时,表现为“晶粥”状的悬浮体。 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在地下深处的地壳和地幔中,主要由硅酸盐物质所组成。所以,熔融体的成分最主要的是硅酸盐,个别的也见有碳酸盐、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后两者又称矿浆)。 究竟什么是岩浆呢?早在1872年,罗森布什(H,Rosenbusch)就给出了明确的概念。经过长期反复实践,人们对岩浆的认识逐渐深化,岩浆的概念也日趋完善。一般认为: 岩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2、岩浆的主要特点: (1)岩浆的成分 包括:氧、硅、铝、铁、镁、钙、钾、钠、锰、钛、磷等造岩元素。 其中以氧最多,常以氧化物表示。 其中以SiO2为最多。SiO2与其它氧化物间有消长关系。因此,岩浆中SiO2的含量,成为酸度划分的主要标准,也是碱度划分必需考虑的成分之一,并且还是研究岩浆演化的主要变量;岩浆的粘度也与之关系较大。岩浆固结后,SiO2与其它氧化物组成硅酸盐矿物; 另外还有挥发份:H2O、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 (2)岩浆的温度 喷出熔岩温度一般为700-13000C,玄武岩1000-13000C,安山岩900-10000C,流纹岩 700-9000C。 含水的岩浆比不含水的岩浆温度低。 在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比喷出地表的岩浆温度低。 (3)岩浆的粘度 粘度是液体或半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粘度愈大,物质愈难流动。 岩浆中SiO2含量愈高,粘度愈大。 挥发份含量愈高,粘度愈小。 温度愈高,粘度愈小。 压力增大,粘度愈大。 (4)捕虏体 岩浆中还常含有或多或少的岩石碎块及矿物晶体。岩石碎块有的是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局部熔融时,难熔的源岩残留体;有的则是岩浆上升、侵位或喷发过程中,被捕获的基岩及围岩捕虏体。 晶体有的是岩浆房或上升过程中早期结晶产物,有的是被捕获岩石碎裂而成的捕虏晶,也有的是岩浆来源地区难熔的残留矿物晶体,又叫残晶。 岩 浆 瀑 布 第一节 岩浆与岩浆岩 一 岩浆的概念与性质 二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岩浆 岩浆岩 冷凝 冷凝的过程称之为岩浆作用 按冷凝的位置分为 喷出地表 地表以下 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