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学第四讲编辑控制论.ppt

  1.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辑控制论 案例 2002年5月5日,鸡西矿工报刊发了一篇《沿街叫卖还敢暴力抗法依法拘你五日》的消息。这篇内容200字的消息引发了一场长达一年的新闻侵权官司,最后于2003年4月25日,以作者和新闻媒体胜诉而终结。 事实并不复杂。原告系一无照经营以卖草莓为生的小商贩,因在鸡西市最繁华的中心大街沿街叫卖,鸡西市行政执法监察局工作人员出面制止,小商贩不服,双方发生争执,执法人员将草莓装入执法监察车,代为保管,小商贩与执法人员厮打并砸坏执法监察车的倒车镜。鸡西市鸡冠区公安分局于2002年2月25日第013号治安管理裁决书以妨碍公务将该商贩拘留5日。记者据此裁决书,采写稿件,并由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签署了“情况属实”。编辑部接稿后,经编辑、责任编辑和主管总编辑三审后签发。 反思 一、新闻报道必须基于真实。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要求新闻报道“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虽然没有说是绝对真实,但并没有否定新闻的真实性。这起官司胜诉的关键也是由于稿件基于真实。 二、新闻报道必须遵循法律。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宪法对包括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在内的所有组织和公民的要求。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侵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或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三、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公正。注意舆论监督的客观公正,也是新闻官司胜诉或避免缠讼的基本要求。对批评报道,一定要现场进行采访,一定要对双方都进行采访,特别是与被批评者见面,把事实搞准。这起官司胜诉这样艰难,原告纠缠不放,历经两审,原因之一就是被报道者抓住这一点。 四、新闻报道必须严防炒作。新闻工作者必须冷静地面对事实,不能夸大其辞,更不能言过其实。尤其不能以吸引读者兴趣,追求所谓“卖点”,庸俗炒作,信口开河。这起官司胜诉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报道的稿件短小,仅仅按公开文书和职权行为报道而已,没有使用对小商贩带有侮辱性的词句,更没有涉及任何个人隐私。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了解中外新闻法的历史和现状,我国的新闻基本法律规范;掌握新闻侵权行为的含义,理解新闻侵权行为的抗辩和补救,理解新闻侵权的责任和新闻官司。 识记 1、新闻侵权行为:是指对他人的名誉、精神成果的损害或非法占有。 2、新闻侵权行为的抗辩:是指当新闻机构或新闻工作者发表的新闻被人指控为侵权时,它(他)就要提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护的一种行为。 识记 3、新闻侵权行为的补救:是指一旦新闻报道引发新闻纠纷或发现可能引发纠纷时,侵权单位采取的一系列补偿挽救的工作。 4、新闻侵权的责任:即新闻侵权行为的主体因违法而应承担的“罚刑法定”的法律责任。法律没有规定的责任,则不能称为侵权责任。 5、新闻官司,即对新闻侵权行为的诉讼。 理解 一、熟悉我国新闻的基本法律规范。 二、我国较常见的新闻侵权行为有如下几种: (一)侵害名誉权、名称权 名誉即名声,指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社会评价。新闻报道如果以虚假或攻击性的内容指责公民有不道德或违法行为,损害其名声,就构成对该公民名誉权的损害。另外,报错某些事发生的单位或行为主体的姓名,也是侵犯名誉权的一种表现。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 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 3、损害事实客观存在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的处理 1、抗辩事由 是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①内容真实 ②公正评论 ③正当的舆论监督 ④相关人同意 2 、责任承担 ①停止侵害 ②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③赔礼道歉 ④赔偿损失 3、死者名誉权问题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理解 (二)侵害他人隐私权 所谓隐私权,是指这个人享有的不涉及公共利益、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权利。判断是否侵犯了隐私,造成名誉权损失,主要依据是三条:①有隐私的事实; ②侵害者进行了宣传和传播; ③造成了不良甚至严重后果。 新闻侵害隐私权 新闻侵害隐私权是指在新闻作品中公开他人隐私而使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的行为。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方式主要是擅自公布他人隐私。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方式 1、公布、宣扬隐私 ▲报道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其他不良行为时,任意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肖像和其他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