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子”一词来自希腊文,含义是“不可分割的”。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提出了这一概念,并把它当作物质的最小单元。 17世纪,通过卡文迪许和拉瓦锡等许多化学家的工作,发现了水可分解为氧和氢两种元素;空气是由氧、氢和氮等元素混合而成的,燃烧只不过是元素和氧起激烈反应等等。随着几十种元素的发现,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新的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许多种类不同的元素所组成,元素又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不能毁灭又不能创生的原子所组成。 1807年,英国科学家约翰 · 道尔顿(John Dalton)提出原子论。他认为原子类似于刚性的小球,它们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不可分割的。 道尔顿用他的学说说明了化学中的物质不灭定律等。道尔顿的原子说是根据事实概括的结果,能够用来研究和发现新的现象,因此比古代原子说更进一步。 1858年“阴极射线”被发现,它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直众说纷纭,并引起了一场英、法、德科学家的大争论.由德国一些物理学家组成的论战一方主张,阴极射线是以太的特殊振动;由英国、法国一些物理学家组成的论战另一方认为,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问题一直得不到公认.本来,克鲁克斯在1879年的几个实验就足以证明粒子论者的观点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普遍认为原子不可再分,因而不能解释勒纳德在1893年将“阴极射线”引出阴极管外的现象,致使论战截至伦琴射线发现时还未结束.到1897年,汤姆生走上了科学实验的舞台,他用不同的方法测定了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证明它们是一种更基本的粒子,导致了电子的发现,以致真相大白. 早在1881年,亥姆霍兹在伦敦发表“法拉第讲演”时,“电原子”概念就开始进入了法拉第的电解定律.利用这个定律来测量离子的荷质比变得方便起来了.人们特别感兴趣的是法拉第常数F,因为它表示了用多少电量来析出1克当量元素. 对于一价氢离子,这正好是它的荷质比.我们现在知道,F=9649.4库/克当量.对于氢元素,1克当量等于1,而它的质量为NM,它的正离子所带电量为Ne,N表示洛喜米德常数.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的存在后,人们进行了多次尝试,以精确确定它的性质。汤姆生又测量了这种基本粒子的比荷(荷质比),证实了这个比值是唯一的。许多科学家为测量电子的电荷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工作。电子电荷的精确数值最早是美国科学家密立根于1917年用实验测得的。密立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基本电荷量e的测量,他作了上百次测量,一个油滴要盯住几个小时,可见其艰苦的程度。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定基本电荷量e的过程. 19世纪后半期,分子运动论有了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步建立起近代的原子分子学说。但是原子分子是否存在,一直没有用实验证实。 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证明了电子是各种元素的基本组成部分。1903年卢瑟福和化学家索迪合作,通过实验发现了一种物质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提出了原子自然衰变的理论。这些事实打破了道尔顿以来人们认为原子不可再分割的观念。 1905年,爱因斯坦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从理论上解释布朗运动获得成功,他还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 1908年,法国物理学家佩林按爱因斯坦的方法,用实验测定了分子的大小,结果跟爱因斯坦预言的一致,终于在科学界确认了现代分子原子学说。 卢瑟福手迹 汤姆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电子由阴极C射出,在CA间电场加速,A′上有一小孔,所以只有一细束的电子可以通过P与P′两平行板间的区域,电子通过这两极板区域后打到管的末端,使末端S处的荧光屏发光(荧光屏可以近似看成平面).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相距为d,长度为L,它的右端与荧光屏的距离为D.当平行板间不加电场和磁场时,电子水平打到荧光屏的O点;当两平行板间电压为U时,在荧光屏上S点出现一亮点,测出OS=H;当偏转板中又加一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时,发现电子又打到荧光屏的O点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 Rutherford) 在他的学生盖革(H. Geiger)和马斯登(E. Marsden)的协助下,发现 ?粒子轰击原子时,大约每八千个 ?粒子中有一个被反射回来。汤姆逊模型无法对该实验结果做出解释。卢瑟福根据实验结果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也被称为“卢瑟福行星模型”) E. Rutherford,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外号:鳄鱼。 原子核 电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可以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因此比汤姆逊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 卢瑟福的“行星模型”的虽然可以解释?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但该模型却 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为了解释上述问题,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然地理学1课件.ppt
- 正畸治疗生物学原理课件.ppt
- 中考物理电磁学复习讲义课件.ppt
-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练习册 电磁学答案.ppt
- 运动生物力学课件.ppt
- 宇宙中的地球授课课件.ppt
- 应用力学课件.ppt
- 宇宙之旅课件.ppt
- 异常评价课件.ppt
-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2章-3 地物波谱特性与遥感光学基础.ppt
- Unit1TeenageLife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843因式分解方法的综合运用》课件沪科版(级下册.pptx
- 完全平方公式课件沪科版(级下册.pptx
- 动物细胞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pptx
-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pptx
- Unit7SectionA(1a_pronunciation)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Unit4Whydon’tyoutalktoyourparentsSectionA1a-2d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 直线与平面平行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pptx
- Unit7ADaytoRememberSectionB1a2b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最近下载
- 扬州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题.doc.doc VIP
- TD/T1009-2007《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pdf
- 国有企业党委书记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研讨发言材料.docx VIP
- 电工电子技术说课.ppt VIP
- 2025年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交流发言材料+单位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讲话提纲.doc VIP
- 《赌博的危害》课件.ppt VIP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四篇.docx VIP
- 大单元教学3.12《善用自然资源》课时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pptx
-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doc
- 墓园日常管护投标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