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解剖与生物力学.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足踝部解剖与生物力学 目录 足的演进 踝穴 足的结构 足的三柱模型 足踝在步态中的作用 总结 足的演进 约500万年前,人类开始逐渐由黑猩猩演变而来。 现代类人猿的没有较僵硬的足弓,为跟腱提供杠杆作用的力臂非常短,因此在步行中,推动力远不及人足。 足的演进 足的演进-足跟的肥大 站立时跟骨负担约50%体重,行走时可至约4倍体重。根据Wolf定律,长期行走使跟骨增大、骨小梁排列改变、钙质沉积、足跟皮肤增厚、皮下脂肪致密且受纤维隔约束,使之适应负重、行走、跑步等。但结构远不够完美,因此,跟骨是最易骨折部位之一。 足的演进-第一跖骨的增厚、肥大 第1跖骨头是足底承重点之一 在足跟离地时,第1跖骨头和拇趾几乎承受全部体重 第1跖骨较第2跖骨短,因此,部分重力转移至2、3跖趾关节。关节往复运动是造成2、3跖骨疲劳骨折的原因之一。 足的演进-第一跖骨的增厚、肥大 足的演进-楔骨靠拢 正常负重使跗骨逐渐转位楔形,且由坚强韧带固定为拱形整体 但第1、2楔骨间存在微动,使第1跖骨不稳定,长期负重、超重行走会出现足弓肿胀、疼痛等。一些学者认为此结构与扁平足和拇外翻有关。 足的演进-现代足的功能 踝穴 由骨和韧带组成,其稳定性由骨的形态和韧带的结构系统共同支撑 踝关节各骨的稳定性由两个韧带复合体提供,在行走或跑步时起到稳定踝关节的作用。 踝穴-韧带复合体(下胫腓复合体 ) 下胫腓联合将胫腓骨远端联合在一起组成富有弹性的踝穴。 组成:胫腓前韧带连接胫骨前结节(Tillaux-Chaput结节)和外踝;胫腓后韧带连接于胫骨后结节(Wolkmann结节)和外踝,较强韧;骨间韧带在腓骨切迹处将腓胫骨联合起来,近端延续为骨间膜。 踝穴-韧带复合体(副韧带) 胫腓前联合 胫腓后联合 距腓后韧带 跟腓韧带 跟腓韧带 距腓前韧带 (最易损伤) 胫距前韧带 胫舟韧带 胫跟韧带 胫距后韧带 踝穴 踝关节非铰链关节: 背伸——距骨外旋和腓骨外移及外旋 跖屈——距骨的内旋 踝关节的软骨较薄,关节的匹配对于防止应力集中和继发变性非常重要。这种关节的正常状态一旦发生轻微的紊乱,即可降低接触面积而导致关节软骨的超负。 踝穴 踝穴增宽1mm,踝关节的最大接触压力将增加50%。 很多生物力学研究指出,损伤后踝穴持续增宽将导致不良预后。 正常的踝关节可外翻至30,踝穴相对于膝关节为外旋200~300。 足的结构 26块骨头和关节组成的复合体 分为前足、中足、后足三个部分,任一部分或关节都非独立体,而是共同参与足踝部的功能。 足的结构-纵弓 足的结构-纵弓 足的结构-纵弓 纵弓由内外侧柱构成,内侧柱高且较重要,包括跟、距、舟、3块楔骨及内侧3块跖骨构成。外侧柱低而着地,由跟、骰及外侧2块跖骨构成。 足的结构-纵弓 纵弓的高度异常会导致足底的正常压力分布发生变化,不利于长期行走。 局部长期异常负重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 足的结构-横弓 横弓由第2、3楔骨及2、3、4跖骨呈楔形排列而成。 骨的宽面向上,窄面向下,构成弓形。 足的结构-足部关节的重要性 足的结构-距骨 距骨表面大部分为关节软骨覆盖,没有肌肉附着。 这些关节的功能与后足的活动紧密相关。 距骨在小腿与足之间起到力的传递和分散作用。 足的结构-距骨角度 根据三条线估计畸形: (1)在正位片上测定跟距角,正常小于30°; (2)测量第一跖骨纵轴和距骨纵轴所交叉的角,正常为0°—20°; (3)X线侧位片测量距骨纵轴和跟骨跖面所形成的角,正常35°—55°。 足的结构-距骨的血供 至跗骨窦的动脉——自足背动脉及腓动脉 至跗管的动脉——自胫后动脉 三角动脉——自胫后动脉,供应距骨体 至关节囊及韧带的血管——来源众多 骨间吻合支——广泛交通 足的结构-距骨的血供 骨折或脱位很容易损伤距骨部分或全部的血供,导致缺血性坏死。 手术过程同样可能损伤距骨血供,虽然较少出现缺血性坏死,但可因缺血而导致骨不连。 足的结构-跟骨 相比于距骨,跟骨有充足的血供和软组织附着。 跟骨骨折常愈合良好,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heal (heel) bone!” 足的结构-跟骨 载距突部皮质较厚,与跟骨内侧壁构成内侧承重柱。 载距突上有弹簧韧带、跟距骨间韧带附着。 足垂直内翻损伤时,长致载距突劈裂骨折。 足的结构-跟骨 Bǒhler角:正常为270~330,跟骨骨折时此角可减小、消失或为负,影响足弓后壁,从而减少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Gissane角:国外统计数据为1200~1450,国内数据为123.8±8.70,跟骨骨折时此角常增大,临床用于判断骨折程度和评估疗效。 足的结构-跗三角骨 附三角骨只出现在不足7%的人群中,位于拇长屈肌腱的深、外侧,可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