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媒介文化新视点-秦志希等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论丛  总主编  罗以澄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关系研究书系  主编  罗以澄 媒介文化新视点 秦志希等  著 武 汉 大 学 出 版 社 国家“985”工程二期项目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课题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论丛 总  主  编: 罗以澄 编委会主任: 罗以澄 编委会委员: 许汉生  石义彬  单  波             张金海  秦志希  强月新             王瀚东  吕尚彬 特邀 编 委: 李良荣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关系研究书系 主      编: 罗以澄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关系 研究书系 ·序     进入新时期以来, 伴随着广播、 电视、 报纸、 杂志的繁荣昌 盛, 以及网络等新媒介的勃兴和传播新技术的扩散, 我国社会正在 急剧地向媒介化社会转型。 社会的媒介化趋势持续建构着我国政 治、 经济、 文化等各个社会子系统, 从而不断推进着中国社会的阶 层分化与结构化, 并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思想观念、 文化 创造及跨文化传播的交流方式。 如何理解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的 关联, 认识媒介化社会的本质, 寻求中国在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动 力; 如何解决媒介化社会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 社会发展所带来的 问题, 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理应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急 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因此, 在2005年年初, 武汉大学的 “985” 工 程二期建设项目创设了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 并设 置了 “新闻传媒与媒介化社会研究” 的系列课题, 在宏阔的学术 视野上, 开始致力于新闻传媒与媒介化社会这一重大课题的艰辛探 究。 现在推出的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关系研究书系》 便是这 一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本书系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研究维度上, 探索新闻媒介与社 会改革的互动是如何推进中国社会向媒介化社会转型, 以及新闻传 媒又是如何形塑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及其要素的。 其中, 《中国社 会转型下的传媒环境与传媒发展》 一书集中于揭示在中国社会与 传媒双重转型的过程中, 社会转型与传媒转型之间的互动互构, 从 而形塑中国媒介化社会的内在机制; 《法治视阈下大众传媒与政治 文明建设》 一书侧重于揭示在依法治国、 民主和谐的视野下, 新 闻传媒与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互动与互促, 从而推进社会的传媒系 1 媒介文化新视点 统与政治系统良性发展的内在机制; 《媒介文化新视点》 一书重在 探究新闻传媒与社会文化进步之间的互动机制, 揭示当下多元文化 冲突与新闻传媒的文化责任; 《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 一书 则着重分析在今天的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 新闻传媒跨文化 传播的内在规律与机制; 《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 一书, 侧 重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揭示了传播新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报业数字化 生存与转型的内在机制; 《传播新技术: 影响与对策》 一书侧重于 探索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对于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影响与促进, 以及对于传媒生态的作用与优化机制。 从总体上看, 这套书系在前瞻性、 战略性、 创新性三个方面具 有一定的价值。 第一, 前瞻性。 《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关系研究书系》 的各 部书稿, 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对于新闻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媒介化社会 发展的演进逻辑的分析, 但我们更重视对于新闻改革和媒介化社会 发展的当下问题的解决, 更重视对其未来的前瞻性研究与分析。 例 如, 《中国社会转型下的传媒环境与传媒发展》、 《传播新技术: 影 响与对策》 等著作立足于和谐社会构建这一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 范式, 来审视中国的新闻传媒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互构机制, 来探 索新闻传播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如何达成和谐与契合, 从而实现新 闻传媒与社会的共生共荣。 前瞻性探索, 是这套书系的学术旨趣的 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