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今获奖佳联-蒙智扉.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 今 获 奖 (修订版) 黄 蒙 佳 太 智 茂主扉 联 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 总 序   总 序   ·覃承勤 · 对联,雅称 “楹联”, 俗称 “对子”。 在中华文艺百花园中,    对联是一束馨香四溢的奇葩,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素为广大 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对联是怎样产生的?它的起源同骈体文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 关系。骈体文由汉代曹植开其先河,至南朝梁陈趋于成熟,达到 很高的艺术境界。其特点是文辞用偶,两两相对,务谐音以成 韵,必修辞以达远。有学者说,对联是 “骈文的后裔”, 这话很 有道理。 唐初形成的律诗,句式对称工整,与对联的写作方法相同。 六朝以后兴起的律赋,更强调音韵和谐、对仗工稳。这些诗作中 佳联 的许多上下句,本身就是一副对联。因此也有人说,对联是唐初 律诗、律赋的衍生品。这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也颇有见地。 至于对联的问世时间,学者们说法不一。据谭嗣同 《石菊影 庐笔识 ·学篇》说,南梁时代就有对联了。那时文学家刘孝绰罢 官不出,在自家门上题了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 两个句 子。他的三妹令娴续道: “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谭氏认 为,其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是题在门上的,故堪称对联面世 之首作。这是对联产生时间的一种说法,比清代纪昀和梁章钜说 的后蜀时期,上推了 多年。 400 1 对联产生至今,虽然已有 1400多年的历史,但它在民间广      泛应用的时间,不过 年。相传普及对联的第一位倡导者是朱 700 古今获奖佳联 元璋。洪武初年的一个春节前夕,朱元璋诏令民间张贴对联。大 年初一,他微服巡视,发现城乡遍贴对联,琳琅满目。惟一户门 口空白。唤来询问,原来他是个阉猪佬,不识文墨,无法写联。 朱元璋当即帮他写上一副———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 根。” 自那以后,对联在民间蔚然成风。 对联经过 多年的发展变化, 内容逐步扩展,种类日益 1400 增多,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成为城乡皆用、 四季咸宜、雅俗共 赏的一种大众文体。 在对联的艺术、研究和实用三大价值中,实用价值是最大 的。在过去,开科取仕、任贤选能常用对联;文人交往、互相题 赠要用对联;游览名胜古迹,也会即兴题联;高人雅士征婚求 友,有的也采用征联的方式。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 文化水平的提高,对联的使用更为广泛,民间在岁时节令、婚生 寿丧、乔迁新居、喜事庆典及行业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