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火灾防护.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火灾防护 一、地下工程火灾发生 的特征和危害 二、地铁工程火灾的防护对策 三、地下铁道工程消防 一﹑地下工程火灾发生的特征和危害 ⒈排烟困难,散热慢 ⑴通常烟的扩散速度比人群疏散速度快得多。烟的水平扩散速度一般为0.5~1.5m/s;无阻挡情况下人水平步行速度为60m/min;老人和小孩最快40m/min;上楼梯速度为10m/min,单股人流平地通过量40人/min,上楼梯33人/min; ⑵地下建筑通风条件不如地面建筑,对流条件很差,因而排烟排热也不如地面建筑; ⑶火灾造成地下建筑物内人员的最初伤亡,大部分是由于缺氧窒息,中毒昏倒死亡; ⑷火灾时的发烟量与可燃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燃烧状态、供气充足程度有关。部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烟量如表7-12。 ⒉高温高热全面燃烧 ⑴使用性质不同,可燃物量也不一样。地下百货商场,可燃物量为25~100kg/m2;地下铁道车站及隧道内可燃物量一般低于50 kg/m2; ⑵在地下建筑封闭空间内,一旦发生火灾,大量可燃物燃烧,室内温度升高很快,较早地出现“全面燃烧”现象; ⑶伴随室内瞬时全面燃烧,巨大能量释放,温度随时间迅速上升,如表7-13; ⑷火灾房间空气体积急剧膨胀,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迅速提高; ⑸我国地下建筑先后发生过几十次火灾,都出现过高温现象。一切可燃物产生的热量,几乎全聚集在地下建筑物内; ⑹人体对高温的耐受时间如表7-14。 ⒊安全疏散困难 ⑴有些地下建筑内的各种可燃物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气和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气体),不仅严重遮挡视线,使能见度大大降低,还会使人中毒窒息,危害极大。 ①当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到15%时,人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 ②当空气中含氧量降到10%~14%时,人就会四肢无力,产生判断失误; ③当空气中含氧量降到6%~10%时,人就会昏倒。 常见的可燃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如表7-5。 ⑵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室内由于正常的照明电源切断,变得一片漆黑。 ①如地下工程内不装设事故照明和紧急疏散标志指示灯,人员根本无法逃离火场; ②地面建筑即使是月夜地面照度也有0.21x,地下建筑内无任何自然光源,加上浓烟滚滚,使疏散极为困难。 火灾时的烟,是指物质热分解生成物,即游离碳素粒子,液体微粒(一般粒径在0.01~10um),它们和同时产生的气体共同在空气中浮游、扩散。 ①烟气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质量浓度法、粒子浓度法和透光率法; ②在进行人员快速疏散规划设计时,大多由烟的光透过量中求得光学浓度来表示烟的浓度,一般用减光系数CS(m-1)表示; ③若在烟气中的光强度为I,可用下式表示减光系数、光的强度光源与受光点距离之间的关系。 式中:IO——无烟时的光强度; I ——有烟时的光强度; L ——光源与受光点的距离(m); CS——减光系数(l/m)。 烟的浓度即减光系数CS与能见距离D(m)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通常人员能否从地下建筑内疏散,决定于三个极限值: ①疏散视距的极限值 当熟悉情况时,其疏散视距的界限为5m,疏散界限烟浓度CS为0.2~0.4(平均0.3m-1);对建筑物情况不熟悉时,其疏散视距的界限为30m。 ②人能承受浓烟度的极限值 疏散界限烟气浓度CS为0.07~0.13(平均0.1m-1)。 ③在疏散视距内,人能承受烟浓度下,人员疏散视觉光强度最低限制。 ⑶ 温度升高快,对人体危害大。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热量不易散失,爆燃(F.O)出现快,室内温度可达到800℃以上; ⑷疏散距离长,路径复杂。有的地下街或地下铁道的车站长达数百米或数千米,日本青函隧道、英法海峡隧道长达50km以上。 ⒋ 扑救困难、危害大 ⑴探测火情困难。地下建筑火灾发生后,只见浓烟从出口冒出,无法确切知道火灾究竟发生在哪一个部位; ⑵接近火场困难。对于一般没有完善的排烟设施的地下工程,消防人员进人口,同时也是烟、热排出口,高温、浓烟、毒气使消防人员无法接近火场; ⑶通讯指挥困难。地下火场灾情只能靠人传递信息,速度慢、差错多; ⑷缺少地下工程报警消防专门器材。 二﹑地铁工程火灾的防护对策 严格执行地下工程防火规范,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⑴规划布局合理。地下建筑与城市地下总体布局规划相结合,增强城市总体防灾、抗灾功能; ⑵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建筑物结构材料应选择钢筋混凝土,而且钢筋的保护层应满足地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厚度; ⑶合理选择装修材料。地下工程的装饰材料应选择不燃、难燃材料和阻燃处理的材料; ⑷合理选择出人口位置和数量。出人口应选择在人员不太集中地区,浅埋车站出口数量不宜少于4个,小站出口可适当减少,但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