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外国文学史(欧美)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外国文学史(欧美)课件.ppt

思想流派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让·保罗·萨特 二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战友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以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 法国在二战中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萨特将存在分为两种: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一个物体同其本身等同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同意识一起扩展,而意识的实质就在于它永远是自身。萨特认为,我们的思想超越自身、超越一切,因此人类的存在永远是自我超越的:我们在存在中永远超越自我。因此,我们无法占有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永远在我们自身之外,也就是说,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 其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法语: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他的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却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因为一个人是由他的行动来定义的。 萨特否认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萨特反对任何人生中“阻逆”的因素,因为它们缩小人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假如没有这些阻力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唯一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他选择哪一条路走。然而人是自由的;即使他在自欺中,仍有潜力与可能。萨特也提出:“他人即是地狱”。这一观点看似与“人有选择的自由”观点相矛盾,其实每个人选择是自由的,但对于选择后的结果,每个人有无法逃避的责任,人在选择的过程中,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人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每个人的自由就可能影响他人的自由,所以称“他人即是地狱”。 荒诞派戏剧 电影《等待戈多》1 电影《等待戈多》2 话剧《等待戈多》 话剧《秃头歌女》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强调世界的荒诞性、人生的痛苦和反抗的无意义,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宿命论色彩。在艺术上完全抛弃了传统戏剧的程式和手法,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它突破传统喜剧的基本规律,摒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和冲突;剧中人物形象支离破碎,缺乏鲜明的个性;舞台象征化,语言混乱好似“梦呓”,以轻松的戏剧形式表达了严肃的主题。 《等待戈多》 一、思想内容: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和一主一仆的奇异关系,表现了信仰危机时代现代西方人的悲剧性人生、无聊的精神生活状态,以及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隐喻性地解释了世界的荒诞、人生的痛苦与毫无意义。 二、艺术特色: 1、没有戏剧冲突与完整的戏剧情节。该剧一反传统戏剧的表现方法,抛弃了情节结构的连贯性、逻辑性,而采用重复再现法,让开端、结尾、场景和生活片段等重复出现,来强调生活的单调乏味、荒诞无聊。 2、人物没有个性,性格破碎。剧中人物被抽象化为现代西方人的代表。 3、语言荒诞离奇。剧中人物的语言毫无逻辑性,支离破碎,甚至语无伦次、自相矛盾,既反映不了人物的个性,也无法在彼此之间进行沟通。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或Magical Realism)是一种叙事文学技巧,其故事中的因果关系看起来常常不合乎现实状况。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的第一次使用是德国艺术评论家法兰克·罗(Frank Roh),被用来描述主要是由美国画家所使用的一种不寻常的现实主义,这些1920年代的画家,比如依凡·阿尔布莱特(Ivan Albright)、保罗·凯德马斯(Paul Cadmus)、乔治·图克(George Tooker)等人,会将传统的现实主义融入少许的超现实和幻想意涵在里面。 这个名词在20世纪变得风行是随着像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恩尼斯·荣格尔(Ernst Jünger)以及许多拉丁美洲作家而兴起,其中最有名的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伊莎贝拉·阿言德。今天,讲到拉丁美洲文学的时候都会特别提到魔幻现实主义。将这个词第一次用在文学上的是评论家阿尔土洛·乌斯拉尔-皮耶特里(Artur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