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宋清龙集团有限公司 3、DVD+RW:DVD+RW是目前唯一与现有的DVD播放器、DVD驱动器全部兼容的可重写格式,也是唯一获得微软公司支持的DVD刻录标准。DVD+RW不仅可以作为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存储,还可以直接以DVD视频的格式刻录视频信息,DVD+RW盘片单面容量为4.7GB,双面容量为9.4GB 5.5 .2 DVD可重复刻录格式 较长 较短 光盘刻录封口时间 无 有 格式化拖拽式的刻录方式(与CD刻录类似) 无 有 对已刻录出来的DVD视频盘片的导入再编辑功能 无 有 CAV(恒定角速度) 无 有 CLV(恒定线速度) 无 有 纠错管理功能 无 有 防刻死技术 DVD-RW DVD+RW 性能 DVD-RW与DVD+RW的性能对比 5.5.3 DVD盘片的物理结构 CD盘片的最小凹坑长度为0.83微米,道间距为1.6微米,采用波长为780纳米—790纳米的红外激光器读取数据。而DVD盘片的最小凹坑长度为0.4微米,道间距为0.74微米,采用波长为635纳米—650纳米的红外激光器读取数据。 按照单/双面和单/双层结构的组合,DVD盘片可以分为单面单层、单面双层、双面单层和双面双层四种物理结构。在外形尺寸上,DVD盘片也有两种尺寸,一是直径为12cm的盘片,一是直径为8cm的盘片 5.3GB 2.6GB 2.9GB 1.4GB 8cm 17GB 8.5GB 9.4GB 4.7GB 12cm 双面双层 (DVD-18) 双面单层 (DVD-10) 单面双层 (DVD-9) 单面单层 (DVD-5) 盘片直径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 5 章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 5 章 第5章 外存储设备 5.1 阅读资料:外存储器的发展历程 5.2 硬 盘 5.3 软驱与软盘 5.4 CD-ROM驱动器 5.5 CD-R/RW 5.6 DVD驱动器 5.7 各类光盘比较 5.8 其他外存储设备 5.1 阅读资料:外存储器的发展历程 5.1.1 硬盘的发展历程 1956年9月,第一块硬盘诞生。 1968年,“温彻斯特”技术诞生。 1979年,IBM发明薄膜磁头。 1991年,IBM生产3.5英寸的硬盘,硬盘的容量首次达到了1GB。 1999年,单碟容量高达10GB的ATA硬盘面世。 2000年,高速硬盘问世,新材质硬盘诞生。 2000年3月16日,第一款“玻璃硬盘”问世。 2001年,新的磁头技术GMR 2002年,真正意义上的伟大技术革命IBM AFC技术诞生。 5.1 阅读资料:外存储器的发展历程 5.1.2 光驱存储设备的发展历程 1、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光驱和第一张光碟诞生 2、1993年,第二代MPC规格问世, 3、1995年夏,公布第三代规格标准, 4、1997年左右的时候,光驱已经开始普及了。 5、DVD及DVD光驱也就问世了。 6、1995年9月发起形成了DVD论坛。 7、2001年4月首次开发出可以兼容DVD-RAM和DVD-R(G)格式的驱动器, 5.2 硬 盘 5.2.1硬盘的外部结构 5.2 硬盘 这是硬盘的主要控制芯片,负责数据的交换与处理,是硬盘的核心部件之一。 控制 芯片 6 硬盘中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为保证数据读写操作的安全,需要高质量的电容来稳定电路。 电容 5 通过该接口,利用专用数据排线可以把硬盘与主板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硬盘中数据的读写操作。 硬盘数据线接口(IDE接口) 4 当计算机中连接有两个及以上硬盘时,必须为它们设置主盘和从盘。硬盘跳线可以实现这种设置,具体设置方法因不同硬盘而不同,用户可以参考硬盘正面标签上的设置说明来进行主、从盘的设置。 硬盘 跳线 3 该接口由4针组成,主要用于硬盘与机箱电源相连接,并通过该接口为硬盘工作供电。 电源 接口 2 硬盘缓存的主要作用是与硬盘内部交换数据,是实现硬盘数据“预处理”操作的芯片,我们通常说的硬盘内部传输速率其实就是指该缓存与硬盘内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缓存 1 说明 组成部分名称 编号 5.2.1 硬盘的结构 硬盘内部结构图 5.2.1 硬盘的结构 用来控制磁头感应的信号、主轴电机调速、磁头驱动和定位等操作的。 前置读写控制电子线路 5 盘片主轴驱动机构由轴承和马达等组成。硬盘工作时,通过马达的转动将盘片上用户需要的数据所在的扇区转动到磁头下方供磁头读取。马达转速越快,用户存取数据的时间就越短,从这个意义上讲,马达的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最终的速度。我们常说的5400转、7200转就是指硬盘马达的转速。轴承是用来把多个盘片串起来固定的装置。 盘片主轴驱动 机构 4 盘片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一般采用金属薄膜磁盘,记录密度高。硬盘盘片通常由一张或多张盘片叠放组成。 盘片 3 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家族企业股权分割与传承协议范本.docx VIP
- 海尔集团岗管理手册.doc VIP
- 中医治疗脊椎病.pdf
- 空调加雪种培训.pptx
- 海尔集团员工关系管理手册.doc VIP
- 一类、二类医疗器械及其零部件、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新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VIP
- 2024年中国智能手表行业研究报告-智能手表-健康生活的亿万级赛道(摘要版).pdf VIP
-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docx VIP
- 《中等职业学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发布稿).docx VIP
文档评论(0)